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1 / 2)

就在後勤車隊到達達裏諾爾湖地區的時候,襲擊庫倫的裝甲摩機部隊也終於從赤峰出發。

這支突擊部隊全部由坦克裝甲車輛組成,共計有92輛坦克,52輛裝甲運兵車,24輛通訊指揮車,54輛鋪助車,20輛卡車,以及3輛猛士車。合計241輛各種車輛,人員3000餘人,其中作戰人員約1200餘人,車輛的駕駛人員900餘人,維修人員700餘人,其他技術人員200餘人。

既使是在現代社會,這樣一支裝甲部隊的規模也不算小了。指揮官陳金剛也十分興奮,自己終於可以指揮裝甲部隊作戰,盡管裝甲部隊第一戰的頭街已被魏力摘得,但自己是第一任裝甲部隊的指揮官,而且還是第一個指揮裝甲部隊進行長途奔襲的指揮官,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被載入史冊了。

當然陳金剛在興奮之餘,也確實有些緊張,一來是他第一次獨當一麵,指揮軍隊作戰,而且還是指揮的裝甲部隊,因此陳金剛心裏當然也有些底氣不足。雖然他確實是裝甲兵出身,但卻是隸屬於海軍陸戰隊的兩棲裝甲部隊,雖然都是使用裝戰車,但兩棲裝甲部隊和陸軍裝甲部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畢競兩棲裝甲部隊是應用給海灘戰場登陸提供火力和裝甲力量,而陸軍裝甲部隊則是負責主要陸地戰場的攻堅作戰。二來這次作戰屬於長途奔襲作戰,即使是在現代社會,長途奔襲作戰也是最難的作戰模式之一,其中存在著諸多的各種變數和難以預測的事件,弄不好就會是一場慘敗,甚致是全軍覆沒都是有極大的概率。當然現代社會對長途奔襲的定義,和這個時代也是有很大區別,向從赤峰到庫倫的1200多公裏距離,根本就不能算長途。

不過興奮也好、緊張也好,陳金剛都不可能再回頭,因此在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之後,陳金剛也義無反顧的帶領著裝甲摩機化部隊從赤峰出發,展開了這次長途奔襲的帷幕,也賭上了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當然這次長途奔襲,還是有相當大把握的勝算,也並不完全是一次孤注一擲的豪賭。

由於全部都是摩機化部隊,因此盡管執行行駛3-4小時休息20-30分鍾的製度,在第一天,部隊共計行駛了12個多小時,有效行駛時間超過了10小時,平均行駛速度達到27公裏,全天一共行駛出了280多公裏,在這個時代,這可以算是一個奇跡了,當然這一天的行軍也並非是完美無缺的,在行駛其間,共計有9輛車出了各種問題,好在是維修人員的工作十分得力,而且這幾輛車的故障也不大,很快就修好了,並沒有耽誤行進的時間。

而在夜間休息的時候,維修人員十分辛苦,連夜將所有車輛全部都檢查了一遍,又排除大大小小50餘處小故障。

第二天,部隊行進的速度放慢下來,但也行駛出了250多公裏,有效行駛時間也達到了9個多小時,平均時速也達到26公裏多,也是十分可觀的,而在這一天裏,又有12輛車出現了問題,不過也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而兩天下來,共計行駛距離超過了500公裏,完成了這次奔襲大約2/5的路程。

但在第三天,就遇到了麻煩,因為下起雨來,草地上也很快就泥濘了起來,給裝甲部隊的行駛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隻有坦克是履帶行駛,受影響不大,而其他車輛就多少都會有些麻煩,結果在這一天裏,共計有60餘輛車出現了陷輪、打滑現像,故障比例也暴增到21起,其中有兩輛卡車的發動機爆,徹底毀壞,1輛裝甲運兵車、3輛鋪助車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壞,需要進行大修,而顯然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修好的。

不過在出發之前,陳金剛對這種情況也早有預料,盡管在出廠時,以及訓練中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和調校,並且又做了大量的保障預案,但受製於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因此出現徹底毀壞,重大故障的機率很大,事實上隻到第3天才出現,就已經超過了陳金鋼的預期了。

而對於徹底毀壞,重大故障的車輛,也隻能放棄,士兵、物資都轉移到其他車輛上去,隻留下駕駛組和維修人員,好在這出問題的這幾輛車都相隔不遠,因此又花費了一些力氣,將他們聚集到一起,並留下足夠的維修工具、武器彈藥和15天的糧食,並向赤峰報告了他們的位置,既使是不能修好,但也足可以等到救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