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軍委發來了回複。首先對兩人迅速殲滅海山部的軍隊進行了嘉獎,雖然殲滅海山部的軍隊難度並不大,但在政治上卻有極大的意義,意味著在蒙古地區以武力反抗華東**的勢力在相當一段時間裏己不存在了,同時華東**也可以從容的應對國際輿論的指責。
接著軍委同意兩人提出的進攻烏裏雅蘇台城,驅逐清廷在蒙古地區的存在勢力的建議,並且授權兩人可以立刻展開行動;應該說歐陽隆興的想法和青島行政院是完全一致的,天無二日,地無二主,雖然清廷在蒙古地區的駐軍並不多,而且這幾十年來,由於清廷勢衰,在蒙古的影響力也日漸衰落,但畢競占據著正統的大名份,因此華東**要統治蒙古地區,自然首先更要將清廷在蒙古的勢力清除幹淨,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同時也更是一個政治問題。軍事是必須要服從政治的。
而對庫倫周邊的盟旗部落,威逼利誘也好,武力征服也好,軍委要求必須是以華東**的名議進行要求他,哲布尊丹巴八世隻能夠以其個人名議,給各盟旗部落的首領寫信勸降,而決不能再以哲布尊丹巴八世的名議,對蒙古的各盟旗部落發令了。
華東**是要在蒙古地區建立現代化的行政體係進行統治,而不是清廷那種靠羈絆、聯姻、監管、分化、離間之類的封建統治方式,因此從現在開始,就要淡化哲布尊丹巴八世是蒙古地區的統治者的形像,逐漸消弱他在蒙古地區的響影力,使哲布尊丹巴八世最終回歸成一個單純的宗教人士,徹底剝離他的政治權力。
不過在目前這個時候,哲布尊丹巴八世在蒙古地區的響影力對華東**來說,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如果徹底放棄了這種影響力,也未免有些可惜,而且還會曾加華東**在蒙古地區的統治成本,因此才采取這樣一個折中的方式,命令由華東**來下,而哲布尊丹巴八世隻以私人的名議勸說各旗盟部落向華東**投降,這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了。而比歐陽隆興的建議顯然考慮得更為周全一些。
最後軍委還通知兩人,華東**己決定在庫倫長期駐軍,並將向庫倫派遣行政管理人員,成立庫倫的行政機構,因此要求兩人作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由其是軍隊駐紮的軍區營地,要求達到師級駐軍的規模,並且還特意要求在庫倫修建一座飛機場,將來要在庫倫駐守一支空軍。
看完了軍委的命令之後,兩人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刻依令而行。首先自然是組織進攻烏裏雅蘇台城的軍事行動,烏裏雅蘇台城位於庫倫以西760公裏處,在紮布汗河支流博格多河畔。雖然難度不大,但距離到真不近,因此這次作戰,仍以裝甲摩機化部隊為主,出動一個坦克營、一個摩機營,另外輔以一個騎軍營,還加上30輛卡車攜帶各種物資濟養物品,指揮官自然還是陳金剛。
陳金剛帶隊出發之後,歐陽隆興又以華東**的名議,向庫倫周邊的各旗盟部落下令,要求各旗盟部落在規定的時間內,派人來庫倫協商向華東**投降的事宜,同時又以哲布尊丹巴八世的名議,給各旗盟部落的首領寫信,陳明厲害,對抗華東**隻有死路一條,隻有向華東**請降,才有一線生機,切不可抱僥幸心理,否則便是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現在哲布尊丹巴八世己經對恢複昔日的局麵徹底死了心,對華東**的各項要求都全部照辦,給各旗盟部落的首領的信件,基本就是華東**要求怎麼寫就怎麼寫,需要他發表什麼聲明就發表什麼聲明,一點含糊都沒有。
而這個時候,華東**在外交論戰中,也正式向俄國和清廷發難,因為在殲滅海山部的戰鬥中俘虜了幾十名俄兵,經審問得知他們的身份都是俄國駐蒙古各地領事館的駐軍,另外又在庫倫領事館的文件中找到了大量俄國支持****,企圖****的證據。
華東**一麵對外公布這些證據,一麵向俄國發出最後通諜,要求俄國就這些情況做出解釋,否則華東**將采取一切,也包括武力內的可行手段,維護國家利益。
麵對華東**的戰爭威脅,俄國頓時慫了,在這幾天裏,俄國也頻頻進行外交努力,向英法德美日等國極力的呼籲,以華東**破壞國際公約為由,企圖拉隴其他國家共同對付華東**,但各國的領導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那看出俄國的那點小心思,德美二國依然恪守中立立場,主張俄國和華東**的外交糾紛,應由兩國自行解決,自己不會參與;而英法二國則是幫俄國遣責一下華東**,打打嘴炮還可以,但絕不支持俄國和華東**開戰,並且又再次警告俄國,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慎重的選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