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返程(五)(1 / 2)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由財政委員會牽頭,對華東政*府的白銀儲備增加、經濟增速與發行銀幣增量的關係進行了估計,最終還動用計算中心的計算進行建模計算。而得出的結論是,在華東政*府的領土麵積、人口不再增加的情況下,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增速,華東政*府的白銀儲備最多隻能支持三年。因此在三年之後,要想讓發行銀幣增量與經濟增速相匹配,就隻能在國外購買白銀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財政委員會正式向行政院提出建議:廢除銀幣,全麵普及使用紙幣,或者是以使用紙幣為主,銀幣隻做為輔助貨幣。

同時財政委員會還認為,以紙幣取代金屬貨幣,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曆史發展的大勢所趨,華東政*府也不可能違備這個大勢,而且現在廢除銀幣,發行紙幣的條件己經成熟:首先是華東政*府成立己有10年時間,統治基本穩固,政*府的信用和權威,以及對社會的控製力、執行力都達到相當的高度,這也是進行貨幣改製的先決條件,隻有一個強勢,而且有控製執行力強的政*府,才能組織好一次貨幣改製。

其次是現在華東政*府的經濟在高速發展,能夠提供的社會物資產品在這個時代,己算相當豐富,可以保證供應,貨幣的信用價值就在於能夠買到東西,如果能夠買到東西,那麼貨幣的信用就能得到保障,而貨幣的形式是金屬還是紙,也就並不是特重要,因此提供的社會物資產品也是進行貨幣改製的重要條件;

最後是華東政*府成立之後,一直在發行紙幣,並且紙幣在貨幣總量中的比重還在不斷増加,流通也十分普遍,因此紙幣在社會中基本己經得到了認可,這也為廢除銀幣,全麵普及使用紙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財政委員會的理由,在行政會議上也遭到了不少的反駁意見,華東政*府雖然成立己有10年時間,但統治的地區卻是有先有後,統治時間較長的隻有山東、河南等地,而其他如東北地區、婆羅洲、長江北岸地區等實際統治時間隻有1、2年,統治基礎並未完全穩定下來,由其是在蒙古地區,華東政*府都還沒有完全建立好統治基礎。

雖然華東政*府很早就發行了紙幣,而且紙幣在貨幣總量中的比重在増加,並且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但從貨幣總量來看,紙幣的總量還不足貨幣總量的40%,麵值也是以小額為主,由其是銀分的紙幣使用量最大,達到了80%以上,銀角的紙幣使用量就不足50%,而紙幣最大的麵額也隻有1元,但使用量隻有10%左右,更不要說2元、5元、10元麵額的貨幣,這也說明社會隻是對小麵額紙幣有信心,而大麵額的貨幣,仍然是信任金屬貨幣。

在這種情況下,冒然一刀切的徹底廢除銀幣,全麵普及使用紙幣,這個政策實在是太激進,太冒險,容易引發社會危機,因此必須慎重行事,畢竟盡管現在華東政*府的發展勢頭良好,但基層仍然薄弱,經不起大的折騰。於是也有人建議,采取穩妥的政策,逐步增加紙幣的發行量,並發行更大麵額的紙幣,而減少銀幣的發行量,這樣讓紙幣自然的過渡到取代銀元,成為主要的貨幣。

但這個建議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因為這種自然過渡雖然穩妥,但需要的時間太長,而且在短時間內,對白銀的需求量依然很大,能否跟得上經濟時發展,也不好說。

而又有人建議,不如先在幾個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進行試點,因為從總體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紙幣的使用量就越大,畢竟紙幣用起來確實比銀元方便,由其是大額資金的交易,而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額資金的交易也要多一些。

這個建議首先在行政院裏取得了共識,這也是舊時空裏的經驗,新的政策、決策都應先在若幹地區進行試點,查看效果、積累經驗、改進完善,然後再推廣全國,畢竟中國的體量太大,這既是優勢,如市場大、規模大,但也是弱點,就是靈活性差,一但有失誤,就容易造成巨大的災難,因此新事務先試點,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自然也能得到元老們的認可。

於是立刻就確定了4個城市,上海、青島、天津、濟南,這是華東政*府經濟最發達的4個城市,而且都達到百萬人口的規模,紙幣的使用量都超過了50%,由其是上海,紙幣的使用量達到了64%,是華東政*府紙幣的使用量最大的城市,因此在這4個城市進行推廣使用紙幣,也是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