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群策群力(下)(1 / 2)

這也造成了沈千峰的身份地位雖然不高,但在北京的民間卻有極大的影響力,可以北京的大事情幾乎都不可能逃出沈千峰的耳目,雖然不能是跺跺腳就北京城的九門亂顫,但主管北京地方行政的順府尹想要維持地方的穩定,也必須要倚助他的力量才能,因為如果沈千峰要成心搗亂,完全能給順府尹製造出很大的麻煩來,讓他們坐不穩官位。

當然沈千峰和曆任的順府尹也都深知為官之道,因此互相之間也能搭成一個很微妙的平衡,不會拚個兩敗俱傷,互相毀滅。但順府尹是有任期的,少則、年,多則、5年,到了任期滿後更會離任,而沈千峰的總捕頭之位,卻是雷打不動,這時他己送走了6、7位順府尹。

華東政*府占領北京之後,沈千峰當然做不成總捕頭,因此回家去養老,閉門不出,北京政*府招募警察時,他並沒有出來,但也沒有阻止自己的弟子應招。華東政*府當知道有沈千峰這個人,也知道他在北京的勢力,但隻要他不跟政*府搗亂,也就沒理他。

李承桂也吏員世家出身,不過他的父親有些眼光,因此在他少年時也送他去私塾讀書,並且還讀了幾年的新學,希望他能通過科舉,脫離吏員改變家族的命運,但一來是李承桂在讀書方麵確實差了一些,考了兩次結果連個秀才都沒有考上。而在庚子政變之後,清廷推行新政,取消了科舉,也徹底斷絕了李承桂改換命的道路,而且李承桂的父親和沈千峰到是有些交情,於是讓李承桂拜沈千峰為師,依然還是走上了吏員的老路。

不過李承桂畢竟讀過幾年新學,對當今的大勢還是有幾分了解,知道清廷肯定不是華東政*府的對手,因此華東政*府占領北京之後,招募警察,李承桂也不顧家人的勸阻,果斷應招,當上了警察,並且在警隊裏嚴守紀律,表現良好,希望能夠借機有個出頭之日。

而聽了周勉的話之後,李承桂也是大為心動,但他也清楚,自己的家族雖然在北京有些門路,但想破這個案子,卻是不易,隻有師父沈千峰出馬,才有可能,畢竟沈千峰的路子廣,認識的人也多,徒子徒孫一大群,消息靈通,如果他刻意去打聽,肯定能找出一些線索來的。而且李承桂也清楚,沈千峰雖然躲在家裏,但並不是打算真的歸隱養老,而是在觀望局勢,等待時機,現在正是一個大好機會,因此才像周勉建議,請沈千峰出山相助。如果沈千峰出山解決了這個案子,必然會受華東政*府的重用,自己不僅有推薦之功,以後有沈千峰在華東政*府的警察係統裏幹事,自己也能有個照應。

周勉點了點頭,道:“好,既然沈千峰是你師父,那麼就由你去請他出來。如果你師父真能幫我們破了這個案子,我們是不會虧待了他的。”其實華東政*府對沈千峰這樣的人並不怎麼感冒,畢競沈千峰和舊時代的捆綁太深了,當然如果沈千峰主動出來,投靠華東政*府,到也是可以接納,以觀後效,但如果沈千峰這樣躲在家裏,擺出架子,等著華東政*府上門去請,那才賴得理睬,隻是現在案情緊迫確實是需要幫助,因此周勉才讓李承桂出麵,去請沈千峰出山相助。

李承桂聽了,到也沒有多想,立刻就答應下來,心裏還十分高興,興衝衝的離開了會議室回家。而周勉又和李征東一起協商巡邏布置,以及進一步動員民眾的事情。

而就在第二一早,李承桂就帶著禮物,去拜訪沈千峰。

沈千峰的家住在北京城南,房宅的規模不,三進三出,深宅大院,房間就有數十間,因為沈家數十年的經營,現在己是一個大家族,僅是三代以內的親屬就有、40人,加上奴仆、傭人、侍女足有近150餘人,自然需要一個大宅子。

不過這時宅門緊閉,李承桂扣了半門才開,而李承桂趕忙將準備好的門包遞上,請開門人進去通告一聲,自己來看望師父。原來李承桂拜在沈千峰的門下,雖然是仗著父親的情麵,但沈千峰和李承桂的父親也隻是泛泛之交而己,像李承桂這樣的徒弟他收了0多個,一則是圖徒弟的孝敬,每到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之時,徒弟們自然會來應個場;二則也是廣布人脈,不定什麼時候用得上。而對李承桂來,有了這個名議,以後在北京也好混事,雙方不過是各有所需,但師徒之間並未多少直情誼,因此李承桂上門還要遞門包,不然根本就見不到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