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東進禮朝(五)(1 / 2)

除了接待故朋舊友之外,七世章嘉活佛在北京也參與了不少宗教、社會活動,畢竟北京是子之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在社會經濟秩序恢複之後,各種社會活動自然也都活動起來,七世章嘉活佛本來就是北京的宗教名人,他回到北京之後,自然有許多活動邀請他參州。

而七世章嘉活佛一方麵應故舊之邀,參加了一些宗教、社會活動,一方麵也親自拜訪了一些政府機構,以及在北京經營創業的元老。同時又購買了大量華東政*府相關的書籍,白參加各種活動,夜間則點燈苦讀,到是一刻都閑不下來。

原來七世章嘉活佛是想從多方麵了解華東政*府的情況,從而做到知已知彼,這樣到了青島之後,也知道自己應己怎樣的態度去和華東政*府的高層會麵。雖然七世章嘉活佛在蘭州、西安的時候也了解過一些華東政*府的情況,但在蘭州、西安都是剛被華東政*府統治不久,社會改造尚未完成,甚致連行政機構都並不完善,在這裏進行經營的元老基本沒有,因此能夠了解到的情況終究有限。

而北京被華東政*府統治盡管也不算太長,實際也隻有1年多的時間,但一來是華東政*府在成立之初時就在北京活動,早就在北京留下各種痕跡;二來北京己基本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在華東政*府占領北京之後,就花大力氣對北京進行社會改造,完善行政機構,同時還有大量元老在北京經營產業,而且在北京也能買到華東政*府出版的所有書籍,因此在北京隻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基本可以對華東政*府進行全麵了解。

當然在七世章嘉活佛參加的活動中,也有不少了對華東政*府的政治製度、治國理政之策進行討論,也有人十分強烈的反對華東政*府的各種政策,認為華東政*府製定各種政策都是參照西洋諸國,而有違中國的傳統道德習俗,必然難以長久,也有人認為華東政*府完全是倚仗兵勢,窮兵黷武,肆意妄為,並非成大業之主;當然也有人認為華東政*府除弊興利,革舊出新,如此才能讓中華複興。

華東政*府對言論的控製相對較為寬鬆,允許在民間有一定程度對華東政*府不滿的言論流傳,但對媒體、書籍的控製較為嚴格,畢竟言論是很難完全控製得住的,但隻要控製了媒體、書籍就可以將言論的傳播控製在一個較的範圍內。而且在民間對華東政*府不滿的言論,大多都是出於封建傳統或是地主階的立場,對曆史發展的大勢根本不清楚,因此除了發泄心裏的憤恨不滿之外,基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七世章嘉活佛對這些言論的態度是不理睬不評論,即使是有人詢問他的意見,也是顧左右而言他,或是大打太極推手,避實就虛,用一些佛教最典型的模棱兩可、雲遮霧繞的話支應過去。不過在寺內舉行的講經誦法活動中,七世章嘉活佛則會一些勸人向善,尊紀守法之類的話,反正這是怎麼都不會錯的。

當然七世章嘉活佛最重視的還和政府相關部門和元老的交流,畢竟他們才是對華東政*府最了解的人,而北京政府對七世章嘉活佛也十分重視,基本是有問必答,並且還專程組織舉行了兩次座談會,向七世章嘉活佛認真、詳細的講解華東政*府的曆史、事跡,製定的政策及原理、由來等,並且還向七世章嘉活佛推薦了大量的書籍。

七世章嘉活佛在北京停留了15的時間,對華東政*府也有了全麵的了解,雖然他是宗教人士,但長期在北京居住,對近代中國的落後、腐敗、無能有深刻的認知,而對西洋各國的情況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對華東政*府的做法也能較快理解,盡管他在心裏未必讚同。

而就在這時,七世章嘉活佛派往青島的僧人也發來了回複,他在青島的行程活動都基本安排好了,居住的地方設在青島法海寺,這是青島地區一座比較古老的一座寺院,位於青島郊區,占地約為1畝,根據寺內的碑文記載,法海寺為魏武皇帝時修建,因紀念創建該寺的法海大師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曆史,距離青島中心城區不到0公裏,交通十分便利。

於是七世章嘉活佛也決定啟程出發,趕赴青島,完成自己這次東進禮朝的最後一站。而就在這時,知客僧人來報,有三名元老前來拜訪七世章嘉活佛,而且居他們自稱,是來自青島行政院建交郵委員會建設部的人員。

七世章嘉活佛到是知道,交郵委員會是華東政*府中負責建設、交通、郵政的部門,大體相當於工部,雖然自己和他們並無交集,但七世章嘉活佛還是不敢怠慢,畢竟來的可是元老,因此七世章嘉活佛穿好袈裟,親自出寺迎接,將這三名元老迎進方丈禪室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