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之後,王樂之又檢查了孩子們的學業,以及所寫的字貼。雖然華東政*府也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並且也在學校裏開設了書法課,但也並未做太高的要求,每周寫兩幅字貼也就夠了。畢竟鋼筆書寫才是時代的發展趨勢,而中國書法隻能是作為一個傳統藝術的存在。
但王樂之對自己的孩子們要求,是每天必須寫完一幅字貼,而在周日休息,還要再加寫兩幅,雖然王樂之並沒有打算讓自己的孩子都成為書法家,但學習一定的書法技術水準還是有必要的,而且練習書法也有助於孩子養成坐姿端正的習慣,並能磨練耐心、增加修養,益處也有很多。
由於年齡尚小,孩子們寫的字貼都是正楷,筆法雖然還有些幼稚,但去筆畫工整,也看得出是用了心的,因此看完了孩子們寫的字貼以後,王樂之也十分滿意,對每個孩子都誇讚了幾句,並且拿出了給每個孩子準備好的禮物,一一送給他們。
第二天正好是休息日,於是王樂之帶著一家人去西湖遊玩,並且參觀了西湖岸邊的嶽王廟,於謙祠等地。嶽飛、於謙的故事,在學校裏講過,這個時代出版時少年兒童讀物裏也有,雖然這時孩子們的年齡尚小,未必能夠真的理解嶽飛、於謙所代表的精神意義,但從小對孩子們灌輸嶽飛、於謙所代表的精神,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曆史觀,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家人遊玩了一天,一切又都恢複了正軌,孩子們辦理了在杭州的上學手續,開始學習的生活,王宇則開始籌備浙江分公司的事務。而王樂之也將各個土改小隊分派到浙江各地,全麵展開土改工作。
土改小隊到了各地之後,又從在各地方補充人員,同時各地方還調派護衛軍保護,下到各鄉村去進行土改工作。這時華東政*府己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土改經驗,因此一到各鄉村,招集村民,宣傳土改,組建村委會,約談地主富農,清查土地等等,都有條不紊的展開。雖然浙江的地方士紳鄉賢都不甘心,但到了這個時候,也不敢反抗,畢竟大勢己去,無力回天,當然有少數平時魚肉鄉裏,作惡多端的地主自知逃不過清算,隻能孤注一擲負隅頑抗,但在軍隊麵前,地主的反抗終究是難成大勢的。
而王樂之在杭州也沒有鬆懈,除了外理正常的政務事情之外,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審閱各地送來的土改報告,了解土改工作的進度,同時還要派出監督審查人員到各地去檢查土改工作的進行情況,是否有過激行為,由其是對平時作惡較多的地主進行清算,是否合適等等。王樂之依舊不放心心,又親自到杭州周邊的鄉村去視查了一番,大體也都十分順利。
回到杭州之後,王樂之又抽了個時間,再次到西冷印社拜訪,這次當然是協商西冷印社的經營模式。
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四人也十分熱情的接待了王樂之,因為前段時間,王樂之為西冷印社拉來的不少捐贈,前後共計有10000多銀元,印社也算是發了一筆小財,財務上寬鬆多了,幾處停工了的房屋建築也都重新開工了,而且印社還添置了不少家當,還收回了兩件原來沒錢收購的精品印章,因此四人自然是十分高興。
另外王福庵、吳隱從天津回來,向其他人詳細說明了天津書畫院的運行模式。因為天津書畫院是由政*府拔款,可以確保書畫院的正常運作,
同時加入書畫院的成員根據藝術水平高低,分成大師、名家、藝匠三個層次,另外還有特級大師,不過不是常設,每個層次的成員都有一份固定收入,雖然不算太高,但也都足以養活自己和家人,這樣也就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潛心投入書畫金石的研究與創作。
不過書畫院的成員都要定期向書畫院交納部份作品,或是完成書畫院指定的藝術創作,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作品,可以歸個人所有。當然書畫院也專成立了作品鑒定小組,對交納的作品進行鑒定評議,一方麵確定是認真創作,不是敷衍之作;另一方麵也是進行評層級的依據。
當然政*府的拔款隻能確保書畫院的正常運作,但要收購珍藏藝術品,政*府的拔款就不夠了,畢竟收購珍藏藝術品的費用是個無底洞,除非是某些國寶級的精品,可以審請額外拔款,但大部份收購費用,還需要書畫院自籌。當然政*府可以給書畫提供一些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