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1623~1662年),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1654年,他提出二項式展開係數的三角形排列法,即帕斯卡三角形。1651~1654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理。他的物理學主要著作有:《關於真空的新實驗》、《液體平衡的大量實驗之報導》、《論液體的平衡和空氣的重量》。在哲學方麵,主要著作有《思想錄》。為紀念帕斯卡研究大氣壓強所做的貢獻,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以他的姓氏而命名。帕斯卡首先是一位科學家,他是近代概率論的奠基者。他又是一位哲學家,其思想理論集中表現在《思想錄》一書中。他所建立的直覺主義原則對後來的一些哲學家如盧梭、柏格森以及存在主義者很有影響。
《思想錄》一書可分作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未提及宗教,僅僅隻陳明人性的墮落。第二部分從聖經證明救世主的存在。帕斯卡爾對《聖經》的解釋非常嚴格,顯示他是一位不合時宜的基本教義主義者,致使第二部分失去說服力,不過對生活在社會和宇宙的個人先鋒形象的描繪仍不失迷人之處。
帕斯卡將人類的知識分成肉體的、理性的和精神心靈三種,其論證特性是將嚴格的限製強加於理性之上,甚至在自然科學、尤其在宗教方麵。在帕斯卡的術語中,心靈為理性提供基本的觀念,例如時間和空間,同時也運用在與推理無關的情緒、審美學和宗教領域中。
帕斯卡一方麵以理性批判一切,同時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和界限。他主張從兩極觀念的對立入手,考察人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曆史、哲學、信仰等問題。
《思想錄》是帕斯卡尚未完成的手稿,但大部分業已大致成章,斐然可讀,文思流暢,清明如水。
1656年,帕斯卡被說服為阿爾諾辯護,因為阿爾諾遭受巴黎索邦大學神學院關於神學理論方麵的禁令。帕斯卡以匿名的形式發出了一係列《致一位省長的信》。其中前十封可謂法國最佳諷刺作品,其目標是耶穌會倫理神學。在這種神學辯論尚未結束時,帕斯卡已決定向廣大民眾發表演說,即用《為基督教辯護》一書發表其見解。直至去世時為止,他一直將聰明才智投入此項辯論工作中。由於其健康情況非常差,以致大部分工作都零碎不堪。這些首次出版的辯論文章,在1670年收集於名為《思想錄》的書中,帕斯卡亦以此著作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