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陰縣,因為緊臨汝水而得名。
山南水北謂之為陽,反之,山北水南為陰,汝陰縣就是因汝陰城坐落在汝水的南側而得名。
七月十五日,天氣晴朗炎熱。
汝陰城內,黃巾軍帥營之中,黃巾渠帥黃邵正與眾將商議進攻滇縣攻打馮耀的行動,忽然斥侯兵神色的慌張的進來跪在地上,不停的喘著粗氣,來不及擦掉滿臉的大汗,就大聲說道:“不好了!大帥!汝南太守馮耀領一萬大軍來進攻我們了!”
黃邵正與部將商議到關鍵的點子上,一下子被斥候兵打斷,大怒道:“馮耀不過一胎毛都未幹的小兒而已,能有多大本事!你倒長起他人威風,滅自己誌氣,嚇得如此神色,動搖我軍軍心!”
“來人!”黃邵抽出一支令箭,指著斥候,大聲道:“拖出去斬了,正好祭旗!”
帳外進來兩個黃邵的親兵不由分說,便將報信的斥候拖出,片刻隻聞一聲慘叫,黃邵親兵提頭來複命。
黃邵道:“將其首級懸於牙門外公示,如有敢膽亂我軍心者,必斬不饒!”
嗯?那馮耀是是從北麵而來還是從東麵而來?
黃邵忽然意識到剛才沒有問清斥候詳情,但此時也沒法問了,心道:“反正不是北麵就是東麵,待我去看一下再作決定!按斥候所報,馮耀隻有一萬兵力,而我方有兩萬多兵,這也敢來攻打汝陰?”
“諸位!隨本帥前往城頭禦敵!”黃邵令下,諸黃巾將領命登城。
黃邵運氣似乎不錯,剛一登上東麵城樓,便遠遠看見馮耀領一支軍從遠處的樹林中轉了出來。
一看之下,黃邵哈哈大笑,道:“馮耀,嗬嗬!果然隻是一個無名之輩!你看他隊伍稀稀拉拉的,將行軍隊列拉得老長,此時隻消一千精兵殺出,還不打得他丟盔棄甲!哈哈哈,待本帥親去斬了這小兒人頭回來喝慶功酒!”
在汝陰城的城東一裏外,馮耀與呂範沿著汝水一側的官道並騎而行,王霸等親隨則掌著大旗緊隨在後,整個隊伍如一條長蛇朝著汝陰城的方向蜿蜒而行,再有兩裏路就能抵達汝陰城了,馮耀決定在離城一裏的地方安營紮寨。
“府君,不知這引蛇出洞之計那黃邵是否能識破!”呂範笑問道。
“子衡兄,別人我不敢說,但是這個黃邵我曾親自與其交過手,他雖然武藝不錯,但是並無多大謀略,而且此人行事果斷,隻要想到了什麼就會馬上去做,我料他必欺我年少,不懂領兵,見我軍鬆散必會忍不住領兵出城突襲,隻是不知他會出動多少兵馬?”馮耀道。
黃巾渠帥黃邵原本隻打算帶一千精兵突襲的,後來一想,既然一千精兵就能打敗馮耀的先鋒,幹脆多帶點兵,一鼓作氣從頭殺到尾,將其全滅了豈不是更好!所以黃邵一下子就出動了兩千精兵,外加四千雜兵,這已將是整個汝陰城內三分之一的兵力了,如果不是擔心馮耀會分兵從城北的石橋攻擊北門,黃邵會直接出動一半的兵馬。
自從上次敗在呂布手中手,黃邵就下定了一個決心,以後見著呂布就跑,娘的那不是個人,是活閻王!!
聽說呂布占了兗州後,黃邵連忙聯絡各方的渠帥,道:“咱們不能在穎川陳留一帶了,呂布不好惹啊,而且這一帶都是平地,正適合騎兵征戰,要是呂布知道咱們在他的地盤陳留郡活動,領幾百騎兵殺將過來,咱往哪跑啊,往哪跑也跑不過馬啊,不如還是南下吧,汝南這個地方不錯,離這也近,南邊西邊的全是山,就算哪天兵敗了,往山中一躲,也還能當當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