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尋訪華佗(1 / 2)

馮耀沒有多說什麼,反正說自己好話也不錯吧,管他是否是真心呢,應付了掌櫃的幾句便領著眾人進了客棧。

次日午時不到,張翟便將第一批三千人送到了城城父縣,按這個速度下去,隻要兩天便可以完成遷居的計劃,這點讓馮耀比較滿意,對張翟的認可又高了一點。

招兵的事,馮耀直命令比較有經驗的戴陵去負責了,如果能招到足夠的兵力,戴陵那原本一千人的隊伍也可以擴張到一個校的規模,至於功勳,這能能收複城父城的功勳也足矣讓其升到校尉一級。

而招賢的事,馮耀則聽取了支月的建議,直接在縣府的大堂外進行。

不過馮耀大多數時侯並不用自己親力親為,而是將前來應征的所謂人才分成了文武兩類,文的先過支月這一關,再推薦給馮耀親自考核,武的則由許褚考核,所以大多數時侯,馮耀隻是坐在案幾後麵慢慢的喝著茶,看著支月和許褚忙活。

文的這些馮耀也不太懂,隻要是通過了支月的考核的,馮耀主要看其人品,隻要看著順眼,不是那種一看就是一臉賊相,再問幾個諸如你家裏有幾個人啊,長得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有沒有遇到什麼不幸的事啊?反正就是一些隨機令人摸著頭腦的問題,隻要回答讓馮耀滿意了,便通過。

還有那些以武求職的,馮耀也不明白是為什麼,很多從明明隻是一塊當士卒的料,卻不去校場上應募,卻一心想著要當馮耀身邊的護衛!馮耀要的是有特殊能力的人才,親不是普通的武者,而且作為親隨,在沒有通過馮耀的種種考驗後,就算武藝再高,馮耀也是不會收的,都是建議他們去校場應募將領統兵作戰。

有好些個通過了支月,許褚考驗的所謂“人才”,都被馮耀以莫明的理由拒絕了。

有一個自認熟讀詩書的中年文人,自信滿滿的來到了馮耀麵前,馮耀開口就問道:“你會做飯嗎?”

中年文人一愣,但隨即說道:“做飯這種下賤事自有仆人去做,我等讀書人隻要專心讀好書便行了!”

馮耀搖搖頭,心道:“連飯都不會做,這樣的人如果當了官又怎麼會知道民間的疾苦呢!不知民間疾苦的先不說是不是一個清官了,首先就不了解如何去改善百姓的生活,就算讀再多的書也隻是一個庸官!”

“不合格!”

中年文人還欲解釋,但是馬上被馮耀身邊的親隨請離。

又有人在馮耀問到這個問題時,有了前車之鑒,便笑著道:“會做飯!”

馮耀問道:“蘿卜幾錢一斤?”

被問者登時瞠目結舌,也有一些小聰明者,胡亂說個價錢,想要搪塞過去,但都被馮耀識破,最終都紅著臉羞愧離去。

不誠信的人才,馮耀同樣不會收錄。

所以一直到了快中午時分,才招收了三個勉強合格的文士和一個兩個木匠,而且相對兩個文士來說,馮耀反而更看重兩個木匠,至於為什麼,這可能是馮耀現在對這個時代的凳子太不滿意了。

很多場合下,馮耀都要席地而坐,這一雙腿都快“跪”得受不了了。,其它的時侯,也隻是有一個小蒲團

等汝南全部收複後,馮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大力發展各種建設,這其中有一項就是必須要推廣馮耀記憶中的椅子,而做椅子,就必須要有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