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和又和徐庶以及諸將查看了汝南地圖,決定根據河流定下了汝南郡的五大重城,這五大重城都緊臨汝水或是穎水,極為方便運輸糧食或是兵力。
第一城為郡治中心平輿城,被穎水環繞而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是作為太守的馮耀親自治理,又劃分了以平輿為中心的八縣,馮耀兼領中部督郵之職,並正式任命周征為平輿縣縣令,輔助自己負責縣城的主要城防任務。
第二城為汝南東部最為重要的汝陰城,在東部的中心位置,又兼汝水從城北而過,無論從哪一方麵來說,汝陰其重要性僅次於郡治中心平輿,是連接平輿和壽春的重要中轉地,是後方最為重要的一個重城!!許多將領的家眷也都遷到了妝陰城,所以汝陰城必須由一個大才來管理,並且還要是馮耀最為信任的屬下。
眾將一致推舉現慎縣縣令呂範,呂範雖然沒有跟隨馮耀征戰汝南,但是在當時,慎縣就作為後方重地的,所以才委任了呂範來來當縣令,其功勞和作用不比任何連下數城周倉和紀靈小!而以呂範之才,也足以當此大任!
馮耀立即改任呂範為汝陰縣令,並兼領東部督郵之職,督察汝南東部十縣。
第三城為汝陽縣縣城,汝陽是袁術的故鄉,也就是馮耀的故鄉,當然要作為重點縣城了,而且汝陽城也同樣緊臨汝水,位於汝水北岸,汝陽,汝陰,壽春三城被一條汝水緊緊的串聯了起來,同樣是兵家必爭之城。
半個汝南郡的錢糧都可以很方便從汝水直通這三城!在馮耀的記憶中,父親袁術正是遭到了旱災和瘟疫的雙重打擊,才會失敗的,所以現在馮耀雖然沒有說明,但是隱隱之中,已經在為父親袁術的壽春城布下了兩條生命線!!其一就是汝水,其二就是穎水!隻要壽春戰事一起,或是汝南戰事一起,平時聚集在這五大城中的兵力,錢糧就可以迅速抵達壽春城,而壽春城也可以通過這這兩條水流支援這五大城市。
汝陽作為第三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緊臨陳國,現在雖然馮耀還沒有明著攻打陳國,但是馮耀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通過汝陽,通過陳國去攻打兗州的曹操,支援嶽父呂布,正式迎娶正妻呂玲綺回家!!
本來馮耀想任命周倉擔此重任的,但是周倉卻想要離仇人李通更近一點,好侍機複仇,馮耀便任陳到為汝陽縣令,兼領北部督郵,督察北部六縣,並全力作好進攻的準備,廣積糧,多招兵。
第四城就是定穎縣的縣城,定穎城位於穎水的上遊,也位於平輿的上遊,與平輿城相距隻有一百多裏路,從定穎到平輿可以順流而下直通淮河,再順流而下便可直抵壽春城,這是第二條生命線!
定穎往南五十裏便是吳房縣縣城,從定穎城到吳房縣的邊境更是隻有三十裏路,過了這三十裏便是李通的地盤!
周倉的父親在兩年前還是吳房縣的縣令,卻被李通設計陷害,這個仇周倉從來不曾淡忘!在戰場上,殺敵最為拚命的當數周倉,為什麼?就是因為周倉隻能將滿腔的憤怒發泄在戰場之上,每一個敵人在周倉眼中便如仇人的化身,斬之而後快!!每次臨陣殺敵之際,周倉都會怒吼著:“砍死你!砍死你!……”
這些憤怒的吼叫,旁人還以為周倉愛好殺人,隻有馮耀才明白周倉心中所想。
馮耀任命周倉為定穎縣令,兼領西部督郵,督察汝南西部,包括李通所控製的吳房,陽安,郎陵三縣在內的六縣,另一層意思,就是準備將來時機成熟之時,殺李通為周倉報仇,這是馮耀早就在內心承諾的事,不管是為了將汝南全盤掌控,拿下李通的三縣,還是為了複仇,李通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