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這時隻有長平、陽夏、扶樂等幾縣還在駱俊手中,其餘縣皆被新任的陳相袁嗣所占領,等駱俊急從陳留戰場撤回之時,袁嗣早已攻占了陳國大部分縣。
袁氏在陳國亦是旺族,所有袁嗣大軍一到陳國,便得到了數縣的支持。
馮耀大軍還沒有到達長平縣,長平縣令便嚇得掛印離去,馮耀輕鬆占領了長平,留下程固三千兵守長平,保持後路的通暢,休整一日後,大軍繼續前進,不一日,便抵達陽夏城下,與袁嗣軍共攻陽夏。
駱俊派來時任功曹的袁渙為使,來向馮耀、袁嗣請和,同主袁氏,雖然不是一族,但是汝陽袁氏和陳國袁氏曾是同一支,隻不過後來分了出去,袁嗣不忍駁其麵,便說道:“如果駱俊能親自前來,以示誠意,吾尚可放過其族人!”
袁渙隻得回城,將袁嗣所說的話全部告訴駱俊,駱俊欲親往,袁渙道:“我擔心袁嗣不懷好意,不要中了其計!”
駱俊道:“我若不去,城中必然會因為我受到牽連,怪隻怪我當初不應該進攻陳留,如果我遭遇不測,請君務必好好照顧我的家人!”隨後駱俊僅帶了兩名隨從前往袁嗣營中。
馮耀雖然在此戰中起著主要作用,但是主要目的隻是幫助袁嗣控製陳國,主要的決策還是由袁嗣而定。
袁嗣將駱俊接入營中,命人擺酒席宴請駱俊,並請馮耀一同赴宴,共商大事。
軍師徐庶急見馮耀道:“袁嗣必會於席間刺殺駱俊,主公速去勸住袁嗣!”
“駱俊正是我們的敵人,殺了不更好嗎,兵不血刃就能拿下陽夏城,對我軍對敵軍都是最好的結果,為何要救駱俊?”馮耀奇道。
“主公,若是其他人,我也不會管,但是駱俊此人在陳國深得民心,陳王劉寵也非常的欣賞駱俊,殺了駱俊不如不殺,不如勸其辭官,這樣可以不傷陳國之民心!有利於長遠的發展!”徐庶道。
馮耀依計,便令許褚、戴陵各領十人作為隨從,前往袁嗣營中赴宴。
袁嗣接入營中,馮耀私下與袁嗣道:“伯父欲殺駱俊耶?”袁嗣大驚,急令馮耀勿要聲張,“賢侄,吾殺一人而可免萬千人之死,吾不認此舉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馮耀道:“伯父所求不過是順利上任,不如趁起機會賣小侄一個人情,饒那駱俊一命,讓小侄勸其放棄陳國國相之位,若能成功,伯父不是能也落得個仁義之名嗎!”
袁嗣想了一下,點頭同意,說道:“若非賢侄提醒,吾差點就毒殺駱俊了,賢侄稍等,吾速去將毒酒撤下!”
“伯父,等下!”馮耀腦中靈光一閃,已經想到了一個可以迅速取信駱俊的計謀來,於是一把拉住袁嗣。
“賢侄,你這是?”袁嗣疑惑道。
“伯父,吾有一計,不過此計可能讓駱俊記恨於你,但是可以迅速的令駱俊作出決定!”馮耀看著袁嗣的眼睛,坦言道。
袁嗣嗬嗬一笑,搖了搖頭,道:“賢侄,你我不是外人,況且此次若不是你出兵出糧相助,我現在可能還陷在苦戰之中!你雖然是晚輩,但同時也對我有大恩,我本來也沒有求駱俊能原諒於我,還會在乎什麼?賢侄若是有計,盡管道來,我定能依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