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戰事不利,馮耀命攻城部隊暫時退下,因為明天,正在建的四座樓車將能完工。
這四座樓車高有七丈,比朗陵城的城牆還要高上一丈,底座也三丈有餘,樓車內部中空,攻城之際可以命力大的將士躲在中間,推動樓車強行從樓車中登城!
休息一夜,次日天色一明,馮耀立即命攻城的將士飽食,樓車之內藏有百人,又令熊衛從外輔助,奮力推動。
每台樓車高有七丈,由數百根樹木組裝而成,而且俱是剛砍下的濕木,重達數萬斤。
若沒有熊衛的輔助,既使百名士卒也不可能推得動!
每台樓車的左右及後麵,百餘名熊衛身披重鎧,一手全鋼的大盾拚成密實的盾牆防禦從城射下的弩矢,一手緊拉著樓車。
嘿嘿嘿!!
每齊聲吼一次,樓車便能前行尺餘的距離!
從樓車到城牆下麵,相距兩千餘尺,這意味著至少要齊齊怒吼兩千餘次。
雖然僅隻有四台樓車,但是操縱的將士近千,齊聲的怒吼聲,此起彼伏,響徹半空。
建造樓車的同時,為了方便指揮攻城,馮耀命雜役造了一座高達近十丈的木台!從木台上,遠遠看去,可以城內的大致情況。
造好高台後,馮耀第一時間就領著徐庶等人登上高台,視野立即開闊了不少,原先高大的朗陵城此時如被踩在腳下一般。
城內的百姓並不像李通的守軍那樣表現得鎮定,而是在城內亂奔著,或是龜縮在家中,城中可以看到時不時就有士卒將捉住的百姓就地斬首,以此來強迫百姓待在城中!
在靠近城牆的內側,城中百姓被強征過來為守城士卒服務。
“哈哈哈!元直,按這個形勢下去,隻怕李通很快就控製不住了!”馮耀道。
徐庶點點頭,道:“主公,看來我們的計謀是成功的,郎陵的百姓和將士已經被陽安城的先例震住了!”
四台樓車推前快到城牆前時,被濠溝擋住了去了,熊衛又取過工具,一麵防禦,一麵將溝填平,最後又鋪上木板。
再次推動樓車,距城數丈時,這時李通命數十守軍,合力抬起一根巨木,將樓車頂住了。
四台樓車雖然進不了城,但是損壞不了,馮耀在高台看見,命弓箭兵進入樓車,居高臨下,先向城頭拋出火油罐,接著又隔空射箭,不一會便射殺了數十守城兵。
熊衛又想將樓車移開,馮耀忽然想到了一個妙計,令熊衛退回。
“再造四台樓車,我要用樓車在城外搭起一段攻守兼備,可以移動的城牆來!”馮耀大聲道。
第三天,四台樓車雖然不能靠近,但是不停的用弓箭射擊城頭守軍,又殺了數百敵兵,而樓車因為高過城牆,死傷隻有數名,這還是因為不小心造成的。
不過在在四台樓車的正麵有一個箭樓,與樓車差不多高,離得又近,對樓車的威脅非常大。
這兩天內,東門紀靈、魏延亦造好了三台樓車,馮耀命東門暫停攻擊,將三台樓車運到了北門。
第四天,負責造攻城器械的龔都來報,巨型投石車造好了三台,四台樓車也趕造完畢。
馮耀大喜,立即領眾將前往試驗。
投石車以前攻城時,也造過,但是威力並不是很大,所投的石頭也不大,準頭不足,雖然聲勢驚人,但是想要砸中躲在城頭女牆後,還頂著盾的守軍,隻能說太難了,除非同時造數百台投石車密集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