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後就有大疫!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汙染了水源,既使戰後馬上把屍體埋了,但是戰場上的血很快就會被雨水衝進水源之中!”
“同樣,如果某地出現了旱災或是水災,百姓死的死,活著的連飯都吃不飽,誰還能有多餘的力氣去挖個坑埋掉屍體?”
“而屍體還不是最主要的汙染源!最主要的汙染源就是糞便,如果瘟疫病人的糞便被雨水衝進了水源,那後果可想而知了!”
馮耀一口氣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華佗眼中精光連連,喜道:“原來是這樣,我一直隻注意了不接觸病人,病人死後也深埋地下,但是瘟疫卻還是會傳播,原來是忽略了糞便!主公,您這一個發現將會拯救我大漢千萬百姓!!”
馮耀微微有些不好意思,這些知識在後世,隻要稍稍懂點的都能知道,沒想到拿到這個時期,竟然讓華佗這樣的神醫都大加讚揚!!
“華醫師,過獎了!”馮耀道。
華佗又問道:“主公,那我們如何預防瘟疫發生呢?畢竟這水被汙染是很難避免的!”
“這個就簡單了,我馬上就下令,所有人以後飲用水,必須要燒開了才能喝,而對於發生過瘟疫的地方,也要禁止人畜下水,盡量避免感染!還有一定要修好道路!如如果哪裏饑荒了,外地的糧食能很快的送到受災的地方,就不至於讓人們連砍柴燒水,挖坑埋屍體的力氣都沒有!”馮耀道。
馮耀曾聽孟建說過這樣的一個傳聞。
長安發生饑荒時,很多人死於饑餓與疾病,有一個村活著的村民幾天都沒有吃到飯了,隻是喝點水充饑,根本沒有力氣去掩埋,村中裏正不想屍體暴露地表發腐發臭,便許諾,挖一個坑埋一具屍體,可以得到一個炊餅。
這時四個餓得半死的漢子為了得到這個炊餅,掙紮著站起來,四個人合力,抬那瘦得隻有幾十斤屍體,每人隻要用十幾斤的力氣,但是這四人仍然晃晃的好幾次差點跌倒。
一個時辰後,埋屍體的人回來了,但是隻有兩人了,裏正一問之下,才知道另兩人在挖坑的過程中累死了,剩下的兩人隻好一個坑草草埋了三具屍體。
裏正沒有食言,取出一個炊餅,一人一半,分給兩人。
兩人吃完後,沒過多久,其中一人也倒地死了,隻有一個人最終活了下來,逃到了外地。
這個傳聞馮耀當然不能考證真不真實,但是至少可以說明一點,如果發生了旱災,隻怕餓死的人的屍體會倒滿路邊,也沒有人會去處理,那麼隨之而來的必是瘟疫,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除非有外力去幹涉。
為了確保這樣的慘事不會發生,第一件事就是造湖蓄水,第二件事就是要造好道路,不讓隻依靠漕運這單一的運糧方式。
……
從朗陵回到平輿後,馮耀和徐庶等將領商議後,再次大力改善道路。
整個設計是一橫兩豎三條主道,這三條主道正好可以將整個豫州打通,並連接到的兗州和治所鄄城和揚州的治所壽春。
一橫:以壽春(袁術)為起點向西,慎縣、汝陰(東部督郵呂範)、固始、平輿(州治)、定穎(西部督郵周倉),一直往西通到穎川境內。
一豎:以浚儀(漕運樞紐,縣令陳任)為起點向南,扶溝(屯田點,縣令謝甄)、汝陽(袁氏老家)、平輿、安城、安陽,直達大別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