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各在思考,馮耀在等待的過程,開始觀察眾人的神情,對徐庶、魏延等將,皆已經熟知,所以微微掃了一眼,沒有太多在意,而是將目光停在一個二十多歲的文士身上。
他就是剛剛因為李典的遊說而來投的山陽人滿寵。
滿寵雖然隻比馮耀大幾歲,但是很少見到滿寵有過笑容,總是板著臉,目光陰沉,若不是李典解釋滿寵一直就是這樣的,馮耀還以為滿寵身降心不降。
在滿寵的家鄉山陽,滿氏雖然並不第一大姓,但是滿氏的影響力也不小,十八歲的滿寵就當上了郡督郵,投奔曹操後,雖然有荀彧,戲忠,程昱壓在其頭上,但是仍然受到了曹操的重用,曹操率軍親征時讓他鎮守後方的臨淄城。
這是滿寵第一次以謀士身份參加馮耀的議事,馮耀想要更多的了解滿寵的才能。
滿寵感受到了馮耀的關注,抬起臉,麵無表情,向著馮耀一揖,眉頭皺得更深了,繼續沉思。
馮耀輕輕一笑,點頭,心道:“還真如曼成所言,滿伯寧少年老成!”
一直在馮耀身邊的徐庶,這時忽然長出了一口氣,麵上露出微笑來,被馮耀注意到,於是問道:“元直,難道你已有了好計謀了嗎?”
“主公!”徐庶小聲的回了一聲,接著附耳輕聲道:“雖然我已有計,但是我想將機會讓給新加入的將領,這樣更有利於將來他們積極去思考,而不是感到出頭無望,變得隻會依命行事!”
馮耀欣喜點頭,想不到徐庶竟然有如此的胸襟,處處為著自己著想,而不是去貪圖個人的功勞和名聲!
“元直,若我能得天下,必是因為你的原因!”馮耀道。
徐庶微笑,以目示意,馮耀轉頭一看,席下眾將已經有數人思考已定,抱拳將目光投過了過來,有話要說。
為呂常、夏侯蘭、車胄、昌豨四將。
見馮耀轉身,四將各互視一眼,最後昌豨最先開口。
“主公,屬下常年在泰山一帶征戰,深知泰山裏麵的形勢,青州、兗州、徐州三州環繞泰山,看似全都平定了,但是在深山之中,仍有許多的泰山賊兵,但是他們並沒有來投主公,屬下也曾是在泰山為賊,深知他們的心思,……”
昌豨說到這裏時,停了下來,有些不好意思的環視了眾將一眼,擔心他們會笑話自己的出身,但是看一了圈後,所看到的皆是鼓勵和讚賞之色,而且馮耀點頭認真聽的神態更是讓昌豨心中大定。
昌豨有些感動,在此以前,他一直以自己的賊兵出身,感到自卑,而且在眾將之中,他所立的功勞根本不能和他們相比,所以昌豨急於立功,得到認可,搶著要為主公馮耀獻策。
再一想到他昌豨現在已經是投效馮耀的官兵了,已經不是從前的賊兵,昌豨的語氣更加堅定起來。
“主公,這些賊兵,他們所害怕的就是不能得到官府的認可,喜歡的就是在山中無拘無束的自由,因為以前,官府雖然明為招安,實則是表麵一套,背後一套,所有受到招安的賊兵,最後很少能有得到好的結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