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管將軍旗開得勝!”郭祖抱拳。
“願我們早日平定三韓!”管承同樣抱拳。
“願我們的主公,我們的王早日統一天下!”李典神色向往。
……
東垣城,正在書房中研究地圖的馮耀突然打了一個噴嚏。
“咦!今天好好的,怎麼會打噴嚏?難道是我出門時間太長,我那些漂亮的妻妾都開始想念我了?一定是這樣的……!”馮耀搓了搓了搓鼻子。
“楊武!從安邑回來有多長時間了?”馮耀隨口問道。
“已經有半個月了!”一旁侍立的楊武立即回答道。
“嗯……!我們得加快進程了!如果入秋入冬,糧草將會更加難以運輸,而這數十萬大軍在外,保暖也將是一個大問題!”馮耀似是說給楊武聽,又似是在自言自語。
自從將皇帝接到東垣城後,馮耀雖然權勢更大了,但是相應的也更加忙碌,而身邊可用的人才還是太少,就算有,在現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馮耀也不敢輕易的放權!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盡快結束這一切,盡快完成遷都的大計!!
而要完成遷都,必須要先回到洛陽,進一步控製局勢才有可能!
華陰的賈詡雖然與馮耀的交情越來越好了,但是卻一直沒有下定決心要來投靠,這點馮耀能理解,畢竟以現在的局勢來看,賈詡有更多的選擇,早一天作出決定,也就多一分的風險!以賈詡的性格當然不會多冒哪怕一分的風險!
掌握洛陽及弘農大部分勢力的楊彪、楊眾等楊氏在張濟向南退走後,勢力進一步擴大,雖然仍與馮耀是同盟又是親戚,但是隱隱已經開始有了鼎立的之勢。
衛覬到了弘農後,先後將鹽、鐵的經營再次統一起來,從稅收上獲利頗豐,再利用得到的錢糧鐵等,迅速招攬一支約兩千人的隊伍,嚴厲打擊那些違抗規定私自販賣鹽鐵的勢力,在弘農郡迅速聲名大起。
而董承更是厲害,短時間內依靠搶,逼迫等手段,竟然迅速的得到了近三百億的錢財,這三百億的錢財,按董承的估算,最多有一百億便可以修好洛陽的皇宮,但是董承並沒有打算這麼做,而是隻對馮耀說得到了不到一百五十億的錢財,除去修皇宮的五十億,兩人再平分餘下的一百億,一人能分五十億!
董承並不知道他身邊的有很多人都是馮耀的人,而馮耀也假作不知情,給董承去了一封信,大讚一番董承不忘兄弟情,是一個可靠的朋友,並要求董承將這些錢財全部送到在鞏縣的徐庶手中,又提出了要董承加快修繕皇宮的進度的要求。
“皇帝越早回到洛陽,國舅您就早一天能恢複權利,這對你我都是極為有利有事情!”馮耀在信中這樣寫到。
董承接住大喜,立即不惜多花重金,命工匠日夜輪番趕工,當然這些多花的錢財隻能再次搜刮一次了。
又過了數日,到了六月二十五日,洛陽皇宮雖然沒有完全修好,但是也可以基本住人了。
接到這好消息的同時,馮耀也接到了管承、郭祖、李典傳回的第一份捷報!
捷報是在七天之前傳出的,但是漂洋過海,經過重重的暗中傳遞,這才抵達馮耀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