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下令,白波軍必然傾巢而出,而主公假裝不能識他們的陰謀,實則暗中布下埋伏,隻要李樂胡才等兵一到,借酬軍之際,立即將李樂胡才斬殺,然後以司隸校尉的名義去收降白波軍,此計如果使用得當,隻需一百勇士便可收白波軍數萬精銳!”
“而反之,如果不直接下令,白波軍必會必然不甘心失去權勢,很可能會趁我軍進攻長安之時,從後偷襲!就算不會偷襲,日後主公要平定白波軍也非常的麻煩,白波軍仗著騎兵的優勢和白波穀的複雜地形,沒有十倍於白波軍的兵力很難將其殲滅!”
賈詡侃侃而談,說到此處,向馮耀拱手,道:“主公,隻要滅了白波軍,楊奉,韓暹便失去了根基,不足為慮,使一將領兵便可平定!”
馮耀聽賈詡,頓時感覺眼前豁然開朗,整個司隸州以及朝廷的形勢便如棋盤上的黑白棋子一樣清楚簡單。
“吾得你便得天下也!”馮耀感歎。
“主公過獎了!”賈詡謙虛的一揖。
“不,文和,你此計包含了假癡不癲,反客為主,笑裏藏刀,擒賊先擒王數計!”馮耀道。
“主公英明!!”賈詡哈哈大笑道。
馮耀亦笑。
這一夜,馮耀與賈詡把酒徹夜長談,兩人互相佩服對方,從談話中,馮耀也了解了賈詡的許多辛酸和無奈。
賈詡其祖上,本是司隸州河東郡人,其曾祖父當過武威郡太守,祖父當過兗州刺史,後來其父賈龔作為邊將被封為輕騎將軍長期鎮守武威郡,所以舉家便遷到了武威郡居住。
近幾年西涼大亂,賈詡擔心家人的安危,便又將家人遷到長安城,先依董卓,後依李傕,不想因為賈氏在西涼的威望及賈詡本人的能力,受到了李傕郭汜的猜忌,為保家人性命,賈詡又尋機從舉家從長安城撤離,投到了段煨的手下。
為了不使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又多次助段煨擊退西涼軍,使得段煨手下的將領很多都對賈詡敬服,賈詡的曾在朝中當過光祿大夫,地位本在段煨之上,現在又贏得了段煨手下的敬服,段煨雖然有心關照賈詡,但是更加害怕賈詡會奪他的兵權,取其位而代之。
賈詡深知已經受到了段煨的猜忌,但是因為舉家數十口人都遷到了華陰城,急切之間,並沒有更好的退路。
馮耀的出現,正是賈詡不二的選擇,若賈詡投馮耀,不但可以消除段煨的猜忌,同時也會讓段煨更加高興,因為有恩於賈詡,以賈詡的性格必會報答,讓段煨和馮耀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
這是馮耀、賈詡、段煨都非常有利的選擇,所以在馮耀提出要留下賈詡的要求後,段煨是笑著離開的。
而以賈詡之智,當然是立即將全部身家都壓在馮耀身上,認馮耀為主,取得馮耀的信任和重用最為適合賈詡及賈詡家人的利益!
賈詡今年四十八歲,其父已經病逝,有一兄名賈彩自幼因生病變得癡呆,隻能簡單的自理生活,雖娶一妻卻無子女。
賈詡共有三子兩女,長子賈穆已經二十五歲,次女已嫁人,三子賈訪,四子賈璣皆已成人,最小的女兒也已經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