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新體製的太學社(1 / 2)

封龐德公、鄭玄、孔融、宋忠、王粲、徐幹、華佗、張仲景為博士。

命太學社開始編寫百科全書。

博士下麵又封學士無數,皆是在各方麵有所長者。

值得一提的是,學士中有一個特殊的人,蔡文姬!

同時蔡文姬也被任命為女子學院的祭酒(首席、主管)。

女子學院相當於汝南學院,體製上和汝南學院一樣,都是太學社的下一級教育機構。

設有紡織、烹飪、醫護、音樂、文學、繪畫、舞蹈、格鬥等社,與汝南學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汝南學院則有如冶煉、木工、養殖、建築等社。

汝南學院之前成立的各種社團一一並入相應的社。

整個等級製從高到低為:博士、學士、技師、技工、弟子、學生。

進入太學社的最低要求是達到技師的稱號,隻要達到了技師的稱號,不管是在太學社,還是在下一級的機構,皆有固定的俸祿,可終生領取,這和爵位有些相似,卻又有一些不一樣。

不過,想要達到技師以上的稱號,必須要獲得相同社科下一級半數以上推薦,再由朝廷正式冊封。

如學士要升級成為博士,必須要有一半以上學士的推薦,技工要成為技師也必須要有一半以上技工的推薦。

而且,隻是推薦還不足夠,要成為技師的關鍵是必須要成功創造或發明出新的技術!要成為學士,這個要求則至少達到三個,要成為博士,則是十個以上!

當然了,這第一批的技師、學士、博士相對於後麵的來說,就大大的占了便宜,完全的省去了這一步,全部由袁耀直接冊封。

技工、弟子、學生這三個級別的升級差不多,但是有很大的不同。

學生是最低一個級別的,凡是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者皆可以申請,通過後就可以正式成為記錄在冊的學生,但是學生是要交納學費的,在學習過程中,所要用的一切物品都要由學生本人負責,學生可以向學院購買也可以從外麵帶入。

學生學成合格後,可以申請成為弟子,達到了弟子的稱號,則不用再交費用了,但是用來學習研究的物品仍要自行負責。

弟子如果成功成為技工後,可以選擇結業,也可以留下來繼續學習,如果繼續學習的,每月可以獲得一定的糧餉,也可以申請到一部分免費學習所用的物品。

除了太學社、學院這兩種中高級別的機構,原先由袁耀創辦的蒙學院仍然保留,收三到六歲的兒童入學,除了收吃飯的費用外,不收任何其它費用,當然,孩子的父母也可以帶飯或是接回家中去吃飯。

袁耀的本心也想完全免費蒙學院的夥食費,但是在得知全平輿三到六歲兒童的數量後,也不得不放棄。

如果袁耀敢說免費吃飯,一天之內,絕大部分父母都會將孩子塞到蒙學院來!

當然,那些貧困的兒童或是孤兒,也有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慈孝院,慈孝院的夥食,教育,住宿全部免費。

對於三歲以下的嬰兒,主要由嬰兒的父母來撫養,能力有不及者,無法養活嬰兒的,核實後,都會有相應的補助,這一點上,完全是由袁耀個人出錢出糧資助,這早在袁耀當上汝南太守時,就已經作出了相應的措施,主要是由十三義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