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回歸(1 / 2)

袁耀眼前一亮,頓時聯想到後世的選舉和任期,點了點頭。

任期這種製度,也並不是郭嘉最新提出來的,漢朝時就已經有了嚴格的製度,或三年或四年,但是,漢朝的任期起到的作用非常小,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數情況下,任期滿了的官員並不會退休,而是會升職!

甚至漢朝時,還製定異地為官的製度,嚴格規定各地方的長官,不能是本地人。

如平輿縣的人,不能當平輿的縣令,也不能當汝南郡的太守,更不能當豫州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長官為自己的族人謀私利,或利用手中的權利打擊報複自己的仇人!

但是,這起的作用也不大,甚至促進了官官之間為了相互的利益去結姻連盟,本人當不了家鄉的長官沒事,可以讓族人和對方聯姻。

對郭嘉的建議,袁耀非常認同,五年一屆的任期也比較合適,太短則剛剛展開工作,就要任滿了,太長就容易滋生腐敗,而任期滿後,強製退休則更是最大的亮點!

“奉孝,你所言甚合朕意,隻是王位……不合適吧?”袁耀遲疑道。

“回陛下!臣建議將王位和州牧並存,可以參考漢時的王爺和國相的製度,我大仲帝國要避免的是在中原封王,對統治異族的功臣可以大量封王封侯,用來鎮守偏遠的地方,其王權要擴大,可介於國王和王爺之間,可世襲,但是亦要同時設立州牧,州事主要由州牧掌管,州國之王進行監督!”郭嘉道。

“嗯,你這樣說來,確實非常的可行!但是現在剛剛大定,還處於不穩定的時期,在外州設州牧,不利於和平!”袁耀道。

“臣建議在開國的最初五年,由各州之王兼任州牧之職,五年之後,再由朝廷委派!”郭嘉道。

……

數日後,完善了相關製度,以及對各有功之將的分封之後,袁耀於羅馬城,再次以大仲帝國皇帝的身份,頒布了一係列的製度及任命。

正式傳公文通告天下,將天下分為三十二州,並規定了五年為一個任期,期滿之後,州牧不得再擔任任何官職,異族的州牧首五年由本州之王兼任。

封昌豨為夏王,兼任夏州州牧,封韋蘇提婆為非王,兼任非州州牧,命二人各率十萬大軍,前往接收封地。

至於澳州,美州和殷州,這三塊地方需要選過的海船,袁耀隻設了州名,並沒有封任,也沒有安排進攻的事,這要等到他回都城平輿後,再作決定。

袁耀又命大軍再次出征,分赴各處,收複西方一些偏遠地方的領土。

與此同時,命袁譚、周倉、孫策、陳到、徐庶、董昭、袁渙、管承、袁尚這幾個處在東西帝國大道上的州,開始全麵修建帝國大道。

華夏二年,十二月,整個西方全部納入大仲帝國。

華夏三年,三月,非州亦全部納入大仲帝國。

四月,袁耀率二十萬精兵,數千輛馬車,拉著數之不盡的黃金珠寶,糧草,還有從各地尋到的各類人才,開始了回歸。

這一路,走走停停,直到秋末冬初,袁耀再次返回了藍氏城,在藍氏城停留了半年,直到華夏四年的三月,才再次開始回歸,這一次,又走了大半年,終於趕在冬季來臨前,袁耀大軍回到了平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