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資源你開發了嗎
有人說,現代人最重要的人脈資源第一就是同學資源,因為現代人接受教育的時間通常都很長,接受教育的機會通常也很多,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去向大江南北,各種各樣的職業經曆和學識背景,使每個人都是一項獨特的人脈資源。這大概也就是現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的原因之一吧。僅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十個,據說其中有一個由金融投資家進修班學員組成的同學會,僅有200餘人,控製的資金卻高達1200億元,殊為驚人。據說中國最好的工商管理學院之一的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個學友俱樂部外,在北京還有個學友俱樂部分部。人大、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會數不勝數。
周末的時候,到北大、清華、人大等校園走走,會發現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學生的人在裏麵穿梭。其中有許多人是花了大價錢從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學知識是一方麵的原因,交朋友是更重要的原因。對於那些"成年人班",如企業家班、金融家班、國際MBA班等班級的學生,交朋友可能比學知識更加重要,有些人惟一的目的就是交朋友。一些學校也看清了這一點,在招生簡章上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擁有學校的同學資源,將是你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在我們研究的數千個創業者案例以及親身走訪過的數百名創業者中,在許多成功者的身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同學的身影,有的是少年時代的同學,有的是大學時代的同學,還有各種成人班級如進修班、研修班上的同學。一位創業者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說,他到中關村創立公司前,曾經花了半年時間到北大企業家特訓班上學、交朋友。他開始的十幾單生意,都是在同學之間做的,或是由同學幫著做的。同學的幫助,在他創業的起步階段起了很大的作用。
實際上,同學之間本來就有守望相助的義務,在現今這個時代,帶著商業或功利的目的走進學堂,也並沒有什麼不妥。同學之間因為接觸比較密切,彼此比較了解,同時因為少年人不存在利害衝突,成年人則大多數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衝突,所以友誼一般都較可靠,純潔度更高。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資源之一。
那麼,怎麼做才能獲得同學這種外部人際資源源源不斷的支持呢?首先,必須從現在開始整理和積累同學資源,這樣你才能夠談得上和他們取得聯係。其次,要學會幫助你的同學,互相幫助才能讓你贏得同學的回報。最後,你要學會整合你的同學資源。什麼意思呢?很多人在和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往往隻是去接觸那些和自己脾氣相投做事情合得來的同學,這部分同學往往是少數。這樣一來,你就喪失了其他大部分可能和你脾氣不合的同學的潛在支持。因此,要想獲得大部分同學的支持,你必須要處理好這些同學和你之間的關係,做到獲取最多同學的支持。
下麵我們就為你介紹贏取同學幫助的具體原則和方法。
同學要多交:閑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
正如我們介紹的那樣,要想得到同學的幫助,你首先得擁有同學這種人脈資源。那麼,怎麼獲得同學這種人脈資源呢?最重要的是不斷交往,善於交往。
整理同學資料
畢業經過數年後,你的同學可能會分散在全國各地,從事各種不同的行業,有的甚至已成為某一行業或某一領域的"重量級"人物。當有需要時,憑著老同學的關係,相信會在某種程度上給你幫忙。這種老同學關係可從大學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學,如能加以掌握,這將是人生中一筆相當大的資源。因此,你可以按照一定的類別,比如學校,將你的同學資料整理一下。這樣至少可以讓你知道你究竟有多少同學資源,直到可用的同學資源的聯絡方式。
多參加同學會
如今,有許多類型的同學會,比如各種大學畢業生的同學會,留學生同學會。還有一些基於MBA、EMBA等培訓機構成立的同學會,這種同學會直接將同學會歸類為交際手段,學員以企業老板、券商和政府部門要員為主,性質上更接近一種俱樂部的性質,是一種純粹的社交方式。專門有評論詮釋了此種同學關係與普通學校同學的區別:普通學生們關心"誰是我的老師";MBA則關心"誰是我的同學"。更多的人在加盟後者的同時,尋找可能的商機以及合作夥伴。因為這個部落的成員原本就擁有豐厚的社會財富資源,在他們之間再建立一種學友關係無異於是一個加固手段。
這種先天帶有功利色彩的同學會,在營銷手段中是被肯定的"提供服務、增進交流、豐富生活、發現商機、永續情誼和擴大影響"。因此,要想積累同學人脈資源,一定多要參加同學會。
參加同學會一定要注意禮儀,否則很容易給同學帶來不良的形象。同學聚會應該注意的禮儀如下:
——準時:參加同學聚會和商務洽談一樣,應該準時赴約。有些人認為,大家已經是老朋友、老同學了,遲到一會兒無所謂。但是,讓大家都等待是非常失禮的。如果當時確實有事要晚到,也應該打電話給聚會的發起人,說明情況並表示歉意,當然,也要說清楚自己抵達的時間。
——憶舊:同學們聚在一起,肯定會暢談過往今朝。但是在言談中也要注意,也許您想提一段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往事來助興,可是要看看同學有沒有帶著配偶或朋友來參加聚會,也要想一想,提起這段往事會不會讓同學感到尷尬或是不自在,如果起到了反效果,那麼還不如不提。同樣,如果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如同學的朋友、配偶等),那麼也不要輕易亂喊小時候互起的綽號,保不住別人就在乎呢。
——飲酒:同學聚會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喝酒。但一定注意要有所節製——如果醉酒鬧事,不但會讓大家掃興,而且還會成為同學中的笑柄。中年人士同時還要想想,自己的脂肪肝、心肌炎能不能多喝酒?在被當年豪情衝擊的同時,也要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
平時多聯係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同學關係之間逐漸互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萬望大家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
有位剛去美國的同學來信說:"我們在那兒沒有什麼社交生活,我們難得去看看同學,這當然是因為我們初到異境,認識的同學不多,但後來我聽說,其他的人也一樣。。。。。。"
"我們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去郊外,這是一種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說,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
"我們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同學,因為一到假期,誰都不在家,除非同學患病在床。。。。。。"
"平時我們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看同學,因為交通太擠。"
"但我們常常和同學通電話,這是我們惟一可以應酬同學的方法,我們無事也打電話,哪怕是寒暄幾句,或者講些無關緊要的事。"
"但有事情時,我們會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我兒子肚子痛,我急忙起來打電話給友人江醫生想辦法,他馬上駕車從70公裏外趕到,初步診斷,認定他患了盲腸炎,就用他的車子送孩子進醫院做了手術。。。。。。"
有事之時找同學,人皆有之;無事之時找同學,你可曾有過?
拜冷廟,燒冷灶,交落難英雄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那樣的菩薩雖靈,也不會幫助你。因為你平常心中就沒有佛祖,有事才來懇求,佛祖怎會當你的工具呢?所以我們求神,自應在平時燒香。而平時燒香,也表明自己別無希求,完全出於敬意,而絕不是買賣;一旦有事,你去求它,它念在平日你的燒香熱忱,也不致拒絕。
如果要燒香,就找些平常沒人去的冷廟,不要隻挑香火旺盛的熱廟。熱廟因為燒香人太多,神仙的注意力分散,你去燒香,也不過是眾香客之一,顯不出你的誠意,神對你也不會有特別的好感。所以一旦有事求它,它對你隻以眾人相待,不會特別照顧。
但冷廟的菩薩就不是這樣了,平時冷廟門庭冷落,無人禮敬,你卻很虔誠地去燒香,神對你當然特別在意。同樣的燒一炷香,冷廟的神卻認為這是天大的人情,日後有事去求它,它自然特別照應。如果有一天風水轉變,冷廟成了熱廟,神對你還是會特別看待,不把你當成趨炎附勢之輩。
有的人能力雖然很平庸,然而風雲際會,也會成為萬事亨通的人物。人在得意的時候,一切就看得很平常,很容易,這是因為自負的緣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與他相差不多,交往當然無所謂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來多時,反而會有趨炎附勢的錯覺。即使你極力結納,多方效勞,在對方看來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會有多少增進。隻在對方轉入逆境,以前友好,翻臉若不相識;以前車水馬龍,今則門可羅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則哀告不靈;以前無往不利,今則處處不順,他的繁華夢醒了,對人的認識,也比較清楚了。
如果你認為對方是個英雄,就該及時結納,多多交往。或者乘機進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勵其改過遷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應給予適當的協助,甚至施予物質上的救濟。而物質上的救濟,不要等他開口,隨時采取主動。有時對方很急著要,又不肯對你明言,或故意表示無此急需。你如得知情形,更應盡力幫忙,並且不能有絲毫得意的樣子,一麵使他感覺受之有愧,一麵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飯之恩,可以使他終生銘記。日後如有所需,他必奮身圖報。即使你無所需,他一朝否極泰來,也絕不會忘了你這個知己。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都要靠同學的幫助。但平時禮尚往來,相見甚歡,甚至婚喪喜慶、應酬飲宴,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是相同。而一朝勢弱,門可羅雀,能不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就不錯了,還敢期望雪中送炭、仗義相助嗎?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趁自己有能力時,多結納些潦倒英雄,使之能為己而用,這樣的發展才會無窮。
平時不屑往冷廟上香,臨到頭再來抱佛腳也來不及了。一般人總以為冷廟的菩薩不靈,所以才成為冷廟。其實英雄落難,壯士潦倒,都是常見的事。隻要一朝交泰,風雲際會,仍是會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
從現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圍的同學,若有值得上香的冷廟,千萬別錯過了。
同學要多幫:幫人即幫己,有事大家幫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人際交往,互利互惠。幫助別人,就是在自己的人情信用卡儲蓄,特別是在人患難之際施於援手,救落難英雄於困頓。真心助人,其回報不言而喻。積累足夠多的同學資源,這還不夠,你還需要多幫助你的同學,這樣才能進一步贏得同學的幫助。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幫人發達,自己沾光。
英國能成為世界強國,海運事業的高度發達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酒店、咖啡店等地方成了這些闖蕩大海的人的必到之地。1960年,勞埃德在英國的泰晤士河邊開了一家咖啡館。很快,這家咖啡館就成了船老板、商人、船員等聚會的地方,很多信息都在這裏交流,這裏成了一個信息集散地。
他們在這裏暢談海外的奇聞軼事,回首航海中的風雨曆程。這裏有喜怒哀樂,這裏有悲歡離合。高興的人慶賀自己一帆風順,滿載而歸;悲傷的人哀歎自己海上遇險,血本無歸。
一天,咖啡館老板勞埃德聽到一個海員在喝咖啡的時候說,有一個倫巴第人在搞海運保險。這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在勞埃德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
他想:我何不利用現在的條件,與這些老顧客們聯手搞一搞海運保險呢?
他把計劃告訴別人,很多人都說,這是很危險的,大海無情,海浪很容易把一條大船掀翻的,你賠得起嗎?這就等於拿著英磅往大海裏扔!
他感到有些猶豫,又不斷地谘詢那些從事海上貿易的老板,老板們對此很感興趣。接著很多船長、船員、貨主、商販等紛紛表示,如果哪個人願意來搞海運保險,他們都參加。這些人觀點明確,在有了保障的前提下,誰都想碰碰運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血本無歸。
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勞埃德終於下了決心。保險業開始的時候是不需要很多資金的,隻要物色好了機構辦事人員,就可以開張了。不久,一家"勞埃德保險公司"就在泰晤士河畔成立了。
很顯然,他的保險公司生意一下子就火起來了,昔日一個小小咖啡店的老板,搖身一變,成了保險業的領軍人物。
勞埃德保險公司的發展是很迅速的,他除了海運保險,還發展了大到火箭發送、人造地球衛星、受到戰火威脅的超級油輪,小到電影明星的漂亮臉蛋、脫衣舞女的秀腿等業務。真是無所不保,無奇不有。
勞埃德,英國人引以自豪的世界上最大的保險業巨頭!
勞埃德的做法不難理解,而洛克菲勒的舉動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戰勝國決定成立一個處理世界事務的聯合國。可是聯合國設在什麼地方,一時間成了一個頗費周折的問題。按理說,聯合國的地點應該設在一座繁華的城市。可是,在任何一座繁華的城市建立聯合國的總部都必須有大量的土地來建造樓房,這批土地必須花費大量的資金。可是剛剛起步的聯合國總部卻無力支付這樣一大筆巨款。
正當各國的首腦們頗費躊躇的時候,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即出870萬美元的巨資在世界級的大城市紐約買下了一塊土地,無償捐給了聯合國,並且同時買下了這塊土地周圍的全部土地。
聯合國大廈建起來之後,左右周圍的土地價格立即飆升上去。沒有人能夠計算出洛克菲勒家族經營這片土地到底賺回來多少個870萬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夠收獲這豐厚的回報,就是因為他們播下了一粒智慧的種子。這是睿智,這是膽略,這是智謀。
生活從來不會主動向人們訴說什麼,隻有時間會告訴人們真理。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告訴我們: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要想收獲就必須先給予,而關鍵是看準了就要大膽地去做。
同學要多讓:謙虛待人得理讓人
我有一位同學,愛好交際,也熱情幫助同學,可是同學們卻對他評價不高,見到他就想躲開,更別提幫助支持他了。為什麼?原因在於,我這位同學往往得意忘形,對同學動輒重言重語,因此他得不到同學們真正的尊重,也就得不到同學互相守望的好處。
其實,有一些人和同學交往,也有類似的問題。他們不夠謙虛,不會退步,不會提出建議,他們忘了,和同學交往,也需要很好的"情商"才行。
處世唯"謙"字了得!若一味狂妄自負、驕傲自大,隻會失去處世的根本。
不可目中無人
目中無人高高在上不但不能引起別人的尊重,反而會引起他人背後甚至當麵的譏笑。獲得別人尊重的惟一要訣,就是練好"謙"功,先尊重別人。
富蘭克林年輕時,是一個驕傲自大的人,言行不可一世,處處咄咄逼人。造成他這種個性的最大原因,歸咎於他的父親過於縱容他,從來不對他的這種行為加以訓斥。倒是他父親的一位摯友看不過去,有一天,把他喚到麵前,用很溫和的言語,規勸他一番。這番規勸,竟使富蘭克林從此一改往日的行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那位摯友對他說:"富蘭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見,事事都自以為是的行為,結果將使你怎樣呢?人家受了你幾次這種難堪後,誰也不願意再聽你那一味矜誇驕傲的言論了。你的朋友們將一一遠避於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氣,這樣你從此將不能再從別人那裏獲得半點學識。何況你現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實說,還隻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蘭克林聽了這一番話,大受感動,深知自己過去的錯誤,決意從此痛改前非,處世待人處處改用研究的態度,言行也變得謙恭和婉,時時慎防有損別人的尊嚴。不久,他便從一個被人鄙視、拒絕交往的自負者,一變而成為到處受人歡迎愛戴的成功人物了。
如果富蘭克林當時沒有接受這樣一位長輩的勸勉,仍舊事事一意孤行,說起話來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裏,那很難設想他日後能成為一位偉人。
言行妄自尊大,將使與你接觸的人們,個個感覺頭痛,獲得一個不快的印象,從此你所能交往的新同學,將遠沒有你所失去的老同學那樣多,直到了眾叛親離的絕境而後已。試想到了那時,你做人還有什麼趣味?你行事還有什麼偉大的成就?你的名譽還能靠誰來傳揚呢?
要改正目中無人的不好癖習,並不是一件難事,隻要記住:未來要去成就的豐功偉業還多著呢,現在即使有了一點點小成就,比起未來的成就隻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已對你大加讚美,也隻是表明他們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說是你的成就已達頂峰。當你對人說話時,應該打定主意:你是在向對方吸取學識經驗,而不是把你淺薄的學識全部搬出來炫耀。你發表意見,必須抱著求人將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來壓倒人。因為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是情願被迫接受任何意見的。
人們都不喜歡那些常愛自吹自擂的人,你當然不願人家也是這樣看待你。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乎自己談吐行動之間,處處給人留下一個自由旋轉的餘地,如果你的意見的確是對的,他們經過思索之後,自然會樂於接受的。萬一他們抱著一種成見,始終堅持不接受,那你也必須知道:過分強調、誇大的語氣,並非是征服他們的武器,反而易使他們更走異端,與你深溝高壘地對峙起來了。
有本事不必自誇
歐洲有一著名格言:"愈是喜歡受人誇獎的人,愈是沒有本領的人。"反之,我們也可以說:"愈是有本領的人,愈是不需要別人的誇獎。"
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格蘭特將軍,和南軍李將軍率部交鋒,經過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戰後,南軍一敗塗地,潰不成軍,李將軍還被送到愛浦麥特城去受審,簽訂降約。
格蘭特將軍立了大功後,是否就驕奢放肆、目中無人起來了呢?沒有!他是一個胸襟開闊、頭腦清晰的大人物,他絕不會做出這種喪失理智的行為來!
他很謙恭地說:"李將軍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他雖然戰敗被擒,但態度仍舊鎮定異常。像我這種矮個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較起來,真有些相形見絀,他仍是穿著全新的、完整的軍服,腰間佩著政府獎賜他的名貴寶劍;而我卻隻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裝,隻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條代表中將官銜的條紋罷了。"
這一番謙虛的話聽在別人耳裏,遠比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好得多。惟有對自己的成就發生疑問的人,才愛在別人麵前吹牛,以掩飾那些令人懷疑的地方。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噓自我炫耀的,因為你的成績,你的成功,別人會比你看得更清楚。
也許你以為格蘭特將軍的自謙,固然值得讚美,而李將軍以敗將的身份,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齊,似乎有些示之驕傲呢?其實不然,李將軍雖然戰敗,但仍能坦然忍受恥辱,這正是他勇敢堅毅的地方。他這樣做,是表示他把失敗當做一種經驗,而非一種恥辱,如果能再給他一次機會的話,他仍能挺身奮戰、爭取光榮。所以他也可以說是不失為一位偉大軍人的風度。他之所以與格蘭特持相反的態度,並非不肯謙虛,實在是由於兩人所處的環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