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積極的心勢(2)(1 / 3)

自己瞧自己不順眼,自己總覺得自己矮人一頭,這就是自卑。當然這“不順眼”、“矮一頭”都是以別人為參照係的:“我皮膚黑”,是和別人比而顯得“黑”;“我個子矮”,矮是相對於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許多大眼睛的人,才襯托出了“小”。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實實在在擺在那裏,讓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於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憐自己又恨自己,於是耗費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時間精力,企圖去改變那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但卻常常成效甚微。

傑克也曾經是個自卑的人。但自從他開始從事心理谘詢這個工作以來,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這一點可以從參加會議時他坐的位置來證實——過去,他總是坐在旮旯裏,即便對某些問題有看法也不輕易發言;而現在他更經常的是坐在前麵,即使對會議主持人也敢發表不同看法。這種變化,當然是得益於心理谘詢,在為別人排解心理困擾的同時,傑克獲得了觀察、了解、認識人的許多新角度和方法,從而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圍的人。

有個小女孩的事情有點好笑,但它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自卑是自找的。

有個女孩兒為了自己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非常自卑,於是便去找心理醫生谘詢。醫生問她眼兒有多大,別人能看出來嗎?她說,她梳著長發,把耳朵蓋上了,眼兒也隻是個小眼兒,能穿過耳環,不過不在戴耳環的位置上。

醫生又問她:“有什麼要緊嗎?”

“哦,我比別人少了塊肉呀,我為此特別苦惱和自卑!”

現實生活中像她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種人訴說他們因為某種缺陷或短處而特別自卑。把這些缺陷或短處集中起來,幾乎無所不包:什麼胖啦、矮啦、皮膚黑啦、汗毛重啦,什麼嘴巴大、眼睛小、頭發黃、胳膊細啦,什麼臉上長了青春痘,統統都是自卑的理由。

一個自信的男人,會使女人獲得安全感;一個自信的女人,會使男人感到溫暖、安詳。

自卑的人並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內心安全感。他們總是特別“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陷、短處和生活中不利於自己的方麵,然後把它們放到放大鏡下去看,結果是嚇壞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麼能去和別人比,和別人競爭呢?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敗所打擊(僅僅是“可能”),他們躲避競爭、回避交往,結果是越來越多地失去了發展的機會。不斷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證明:瞧,你就是不行!惡性循環就是這樣形成的。

隻有打破自卑的惡性循環才能逐漸建立自信。但“打破”需要有點決心、有點勇氣,還要講究點科學——要求一個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對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隻能增加他的焦慮。

“打破”是一個從認知到行為的過程。沒有認知上的改變,很難有行為上的突破;沒有行為上的突破,就不會產生新的體驗。

不要給自己貼滿無能標簽

很多人不是首先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而垂頭喪氣,而是因為自己總是愛貶低自己,所以變得無精打采、毫無鬥誌。這些人隻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認為自己滿身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笨拙的人,是一個總是麵臨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認你絕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麼,你隻會因為自我貶低而失敗。

如果你總是顯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你撿了他人丟失的東西一樣,那麼,你將會被人們視作小人。的確,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與我們自身的狀況、成就有很大的關係,而我們不可能擺脫這種關係。

有這樣一位公司負責人,他身為董事長卻總是躡手躡腳地走進董事會議室,就好像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勝任董事長的職位。作為董事長的他竟然還感到奇怪,自己為什麼隻是董事會中一個無足輕重的人,自己為什麼在董事會其他成員中威信這麼低,自己為什麼很少受人尊重。

他沒有意識到他應該好好反思一段時間。如果他給自己全身都貼滿無能的標簽,如果他像一個無足輕重的人那樣立身、行事、處世,如果他給人的印象是他並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麼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對待他呢?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認識,如果我們對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麼,我們將取得更豐碩的成果。隻要我們能更好地了解我們身上的潛力和高貴的一麵,那麼,我們將會對自己充滿更大的信心。我們都受製於這一古老的教義,即認為人類本質上是墮落的。但實際上,上帝創造的人類一點也不卑劣、一點也不墮落。我們身上卑劣和不好的一麵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上帝創造的人類是完美無缺的。我們麵臨的問題便是,我們許多人隻是上帝所造的人類的一種滑稽的仿製品。由於我們總是往壞的方麵、差的方麵想,因此,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渺小、無能和卑劣。如果我們想達到高貴傑出的境界,那我們應該向上看,應該多想想我們好的、崇高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