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馬赫穆德·塔爾齊(1 / 2)

1919年5月3日,阿富汗駐開伯爾山口的邊防軍,遭到英印侵略軍的突然進攻。開伯爾山口的邊防軍奮起抵抗,第三次阿富汗抗英戰爭的帷幕拉開了。

整個五月,血與火的戰爭在阿富汗國土上交織,弱小的阿富汗人民以高昂的代價支撐著殘酷的戰爭,不屈不撓地抗擊世界上老牌帝國主義英國的進攻。蘇維埃俄國首先在全世界範圍內強烈地譴責英國政府,並莊嚴地宣布要給予阿富汗各方麵的援助。剛剛經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磨難的各國人民十分痛恨戰爭,紛紛譴責英國的擴張政策。英國國內要求和平的呼聲,也開始在社會各界直至議會中高漲,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外交大臣冠鬆內閣,在國內外壓力下狼狽萬狀……

5月下旬,阿富汗軍隊停止了軍事行動。切爾姆斯福收到阿馬努拉提出媾和的信,信中字字句句充滿了勝利者的口吻,強調“命令軍隊停戰,正是對英印政府的寬宏大量……”

切爾姆斯福對阿馬努拉的媾和建議,正求之不得。馬赫穆德·塔爾齊估計對了,英印政府再也無力承擔來自國際國內的政治壓力。6月3日,外交大臣塔爾齊委任國王的弟弟阿裏·阿赫默德·沙,作為阿富汗談判代表團團長,赴拉瓦爾晶第與英國談判代表團進行首輪談判。

塔爾齊交給阿赫默德·沙的任務是:首先是擺脫英國對阿富汗外交政策的控製,阿富汗不能為媾和喪失一寸土地,印度邊境的獨立部族地區是與阿富汗人同一的民族,是由於英印政府武裝占領才成為英印政府屬地的,因此英印政府應當歸還伐濟裏斯坦和其他獨立部族地區,要求英印政府付出一筆新的補助金。

阿赫默德·沙表示他一定不辱使命,並將隨時向塔爾齊和王兄報告。

拉瓦爾品第談判進行了兩個多月,英印政府外事秘書漢密爾頓·格蘭特采取不讓步態度,使得談判斷斷續續,毫無進展。正在阿富汗困難之際,蘇維埃俄國外交部通知阿富汗,蘇俄準備就具體援助阿富汗進行磋商……

塔爾齊秘密將這個信息作為一個籌碼,通知阿赫默德·沙:“把這個風吹到談判桌上去。如果英國人白浪費時間,阿富汗尋到了新的談判日程表了。”

果然,漢密爾頓·格蘭特開始改變了談判態度。8月8日,阿富汗與英國政府簽訂了《拉瓦爾品第條約》。根據條約,英國政府承認阿富汗獨立——這一承認沒有寫進條約正文中,而是在、漢密爾頓·格蘭特致阿赫默德·沙的照會中提出的,阿富汗沒有失去一寸土地,但阿富汗也沒有收回土地,英國政府拒絕支付補助金,同時在第二條中規定,禁止經由印度把武器和軍需品運往阿富汗,雙方約定6個月後再重新談判。《拉瓦爾晶第條約》是一個暫時的和約,阿、英之間的相互緊張關係沒有緩和,有關阿富汗獨立的實質性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1919年10日,塔爾齊派特命全權大使穆罕默德·瓦裏·汗將軍,冒著深秋的寒風前往莫斯科,向列寧呈交了阿馬努拉國王的友好信件,希望得到蘇俄的援助。列寧毫不猶豫地支持阿富汗的抗英鬥爭,並在回信中重申:“蘇維埃俄國鄭重地承認阿富汗的完全獨立。”

列寧派蘇俄大使米哈伊爾·布拉文到達喀布爾,著手談判對阿富汗道義上和物質上的援助。布拉文帶來了武器裝備的樣單。

這一切,使英印政府十分惱火,切爾姆斯福警告塔爾齊:“不經過英印政府的許可與俄國打交道,是違背甘達馬克和約規定的。這將給未來的阿、英和談帶來直接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