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著作和詩歌對巴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英雄主義情結和神靈崇拜意識。他相信靈魂轉世和精神感應,並時常產生一種幻覺:他仿佛生活在其他曆史時代,是一名鬥士——一名阿伽門儂王手下的武士、古羅馬軍團的重甲步兵、迦太基的輕騎兵、拿破侖的龍騎勇士等等。除了從書本上獲得這些知識外,巴頓還從父母、姑姑、老師那裏聽說了不少有關戰爭的故事。他把曆史作為理解過去和現在的鑰匙,並試圖用它預知未來。
最令巴頓情有獨鍾的還是軍事偉人們創建的驚天偉業和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戰爭傳奇:愷撒大帝轉戰高盧、北非所取得的赫赫戰功;拿破侖統軍抗擊封建歐洲對法國的圍攻;克倫威爾的鐵騎兵馳騁英倫三島……等等。他還把內戰時期的“石牆”將軍傑克遜也劃歸其列,他臨危不懼,指揮若定,表現出大將之才。這些偉人膽略超群,用兵如神,武功赫赫,展示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拔山蓋世的英雄本色,巴頓從內心深處熱愛他們,崇拜他們,試圖探究他們的軍事指揮藝術和成功之路,並把他們作為效法的楷模。
誌向遠大,甚至有幾分狂妄,這是青年巴頓的主要特點。但這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對祖先的崇敬和優越的家庭環境使然。他自幼受到父母和安妮姑姑的精心照料和護祐,飲食起居有仆人伺候,周圍所接觸的都是當地顯要人物,受到的教育也是貴族式的,所有這些使他感到:自己出身於一個神聖的家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他認為自己位於等級金字塔的頂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像祖先們一樣擔任軍職,踏著曆史偉人們的足跡創建輝煌的功業,這就是巴頓的雄心壯誌和遠大理想。
從中學時代起,巴頓表現出了強烈的表現欲、統帥欲和虛榮心。他非常虔誠地景仰祖先、英雄和偉大的先賢,卻視廣大普通民眾如同草芥。
通過思考他認為,從古希臘開始,所有曆史正劇所表現的都是與人類命運相關的主題,那些名留青史的曆史偉人們無一不是通過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命運和偶然的機遇而功成名就的。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準確地選定自己前進的方向,而後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努力,點點滴滴地積累,在自己的領域內有所建樹,並得到社會的承認。他認為,自己命中注定隻能在軍事領域奮鬥才能建功立業,獲取崇高的榮譽,也隻有這樣,才能向社會展示出超群的才幹並立下赫赫戰功,從而成為自己偉大家族的真正傳人。
對於巴頓兄妹來說,少年時代就如同一篇優美動人的童話,他們是在美好的夢境中度過的。而這個童話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每年一度的暑假,那時,他們常常跟隨父母來到聖卡特林納島休閑小住。這裏風景如畫,氣候溫潤,不遠處山巒上的原始森林散發出濃濃的負離子氣息,沁人心脾。蔚藍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迷人的自然景色給人一種心曠神怡、心胸開闊和飄飄欲仙之感。這裏有寬闊平坦的沙灘、波光粼粼的海麵和幽深靜謐的山穀,可供人們遊泳、做日光浴、捕魚、打獵等等。在這裏,巴頓就像一匹脫韁的小野馬,玩得痛快淋漓。
1902年夏天,巴頓一家又來到這個島休息,同時來這裏度假的還有他們的好朋友拜林和艾爾兩家人。在一次遊泳中,巴頓與比阿特麗絲·拜林·艾爾小姐在海水中不期而遇。誰也沒想到,這次偶然的邂逅卻發展為兩人漫長愛情之旅的開始。
1902年,巴頓一家在聖卡特林納島休假時與親戚朋友們在一起。三個家庭的8個孩子在一塊盡情地玩耍。他們遊泳、劃船、演戲、跳舞,個個精神愉快,玩得瀟灑痛快,優哉遊哉。
雖然年僅17歲的巴頓對姑娘還不怎麼感興趣,但身材窈窕、容顏姣好的比阿特麗絲一下子就迷住了他的心。而她也認為巴頓是個很特別的人,頗有男子漢的魅力。當時他們倆特別喜歡在海水中追逐、嬉戲,巴頓誇讚比阿特麗絲遊泳的姿勢十分優美,很像條“美人魚”,而比阿特麗絲卻戲謔地稱巴頓是一名“海盜”。
其實,兩人在很多方麵都不盡相同。他是個粗線條的人,喜歡劇烈的運動和軍旅生涯;而她則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慣了高雅安逸的生活,感情細膩而浪漫。他長這麼大還沒有離開過加利福尼亞家鄉;而她則遊曆了歐洲的許多曆史名城,在那裏讀過書,並能講流利的法語。他是個樂盲,而她卻能跳會唱,鋼琴也彈得很好。如果說他代表了荒蠻的西部生活的話,那麼她則是東部海濱文明的產物。
她已年滿16歲了,但還帶著孩子氣,喜歡玩洋娃娃,在大人麵前撒嬌。在各種沙龍和晚會中,她是眾人的寵兒。由於自幼受到父母的關愛嗬護,她養成了固執、驕傲和獨立不羈的個巴頓從小立誌從戎,認為他命中注定隻能在軍事領域建功立業。但她對巴頓卻格外溫柔。
兩人分手後,都有意識地相互通信。她送給他一個領帶別針作為聖誕禮物。第一次戴上它的時候,巴頓在鏡子前照了半天,看看是否戴正了,並寫信向她表示感謝,說這是“我最需要的東西”。她看過信後,心裏美滋滋的。
這年秋季,巴頓征得父母同意,準備進入西點軍校學習。但要躋身這個人才輩出、世界聞名的軍校,又談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