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淸軍來了(二)(1 / 2)

在這個時代,“清軍來了”基本就等於近三百年以後的“鬼子進村”的意思。因此當兗州府失守的消息公布之後, 盡管眾人心裏都有這個思想準備, 但還是在軍民之中引起了一陣恐慌。

由其是唐鎮、蔣義渠、鮑銅鋼、王信、尤洪亮、周奇、吳漢生等人,他們都曾經的朝廷軍官,並且和清軍交過戰,深知清軍的厲害,因此在心裏以經先怵一頭。反而是周少桓、童大勇、成進、成剛這些年輕人,他們沒有見識過清軍的戰鬥力,加上跟著商毅征戰這幾個月來,連戰連勝,因此心氣都比較高。反到是有些擦拳磨,掌躍躍欲試。到是有幾分初生之犢的氣勢。

不過商毅對清軍的到來早就有了心理準備,而且自從組建民團以來,自己就一直以抵抗清軍的入侵為目標來備戰,而且在事實上,穆陵關的備戰工作,也一直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那麼現在到是檢驗準備成果的時候了。而商毅招集眾人,一方麵是例行的消息通報,另一方麵也是把城中的軍民都動員起來,進入緊急狀態。

等眾人的反應都告一段落之後,商毅首先下令,讓周世奇加快安置難民的速度,盡快將難民都安置到妥當,青壯少年男子也都馬上整編訓練,好盡快形成戰鬥力,利於城中的下一步備城。

然後商毅又命令偵察隊,加強對兗州方向的偵察,並且在穆陵關外十裏的範圍內設立了五處暗哨,並且又安派騎兵隊不斷在關外巡邏,以便能盡早發現清軍的動態。同時又下令軍隊提高警惕,不能有半點鬆懈,還加強了夜間的值守人員。

到了第二天,商毅也不顧還在新年之中,帶領著軍民人等出城,開始構築城外的陣地。

穆陵關地方不大,雖然容納的人口少,但可以用來的攻城麵也不多,因此隻用少量兵力就足夠守住所有的城牆了。而且穆陵關原來就有一條護城河,隻是沒有水源,河床都以枯幹了,其實成了一道溝壕。目此商毅下令,城外的陣地就從護城溝壕開始,先將護城溝壕進一步擴大,寬度達到三丈,深度也超過一丈,同時還在溝壕低部插滿木刺。

另外穆陵關的地理位置確實非常好,位於群山之間,是南北交通要路的路口,而東西兩麵都是山地,離關城不到一二百多步,就是山地叢林,兵力難以展開,不是攻城的理想場所,因此淸軍隻可能以南北兩麵為主要的進攻麵,當然也無法進行圍城。

不過商毅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命令居民又將東西城外的地麵上挖出無數大小不等的坑道、溝渠,近一步破壞東西兩麵的地形,不僅使其徹底無法用兵,而且也難以通行,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還切斷了南北的通路,使清軍無法進行南北連通。

同時商毅又在南北兩方離城牆一百五十米的距離內,挖了三條壕溝,一方麵是用來阻擋淸軍前進,另一鄉麵也是便利於穆陵軍判斷距離,好根據清軍的進度,使用不同遠程武器攻擊。而且毎條壕溝都隻有一米多深,但卻有三米多寬,無法躲藏。但隻保留在城門正麵,約六十米的距離沒有動,這是為了便利城內的人馬居民出入。

而軍民們也都知道淸軍馬上就要殺來了,因此雖然是在過年期間,但人人都沒有怨言,努力幹活,男女老幼一起動手,隻用了十佘天的時間,就把這些工事都做完了。

在另一方麵,穆陵關一帶的詳細山區地形圖也以經繪製好了,在這段時間裏,商毅已從軍隊中抽調出兩個大隊,跟著偵察隊一起,進行山地作戰的訓練,並且讓他們記熟地圖,又返複走了幾趟,做到萬無一失。並且還在山裏設置了十二處秘密的補給點,儲藏著淸水、食物、藥品和武器,使在山地作戰的士兵們不用回城,就可以得到一定的補充,能夠達到連續作戰的目地。同時商毅還在山林裏布下了一些土機關,以防製清軍搜山。

而在關內的防守,十五門火炮都以經在城頭上架好,以三門中型佛朗機炮居中,八門虎蹲炮分居左右,另外四門小型佛朗機炮分守城牆兩端。每一門炮由三名炮手付責。另外魯密銃也開始正式裝配給士兵,並進行了幾次城頭的防守演習。

火藥作坊,鐵匠作坊的工匠經過這候時間的搶工,一共做出了三萬顆紙殼子彈,實心彈五百餘顆,霰彈八百餘發。簡易手榴彈一千多個,不過也把諸備的火藥用去了八成多。這時工匠們正在加緊趕工燒木碳,製硝,搜羅硫璜。

另外孫和鼎造出的簡易鑽床經過了試運行之後,一切良好,也開使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