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各項工作進行的同時, 軍隊的統計工作也完成了。目前商毅手下一共有正規軍二萬二千四百五十七人,民兵及少年軍八千三百七十八人。另有戰馬六千五百七十三匹,各種火銃二千零四十八支,大小火炮計三十四門。各種盔甲計有三萬四千五百佘件,刀槍盾牌等武器四萬五千多件。
而經過了唐鎮和孫和鬥對士兵們詳細解釋,成為正式士兵之後能夠亨受到的優惠條件,加上這一段時間以來,穆陵軍連續獲勝,商毅也從未苛刻士軍的軍餉,有不少士兵都覺得當職業兵其實也不錯,而且還有相當一部份士兵和清軍有仇,覺得跟著商毅,有希望報仇,因此絕大多數人都想繼續當職業兵,紛紛報名。當然也有一部人不想再當兵了。一切都以他們自願的原則進行。
最終有一萬八千七百五十二人願意繼續從軍,其餘的人,就則都全部轉為民兵。而商毅也馬上開始著手,對全軍的編製進行一番大的整編。
軍隊的編製方法,在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裏有過詳細的說明,現在的明朝軍隊,也基本都是按照戚繼光的方式來編製軍隊。但商毅顯然不打算釆用這種通常模式。
其實就在清軍退兵之後,商毅就以經在考慮重新編製軍隊的問題,他的目地是要把自己的軍隊,打造成一支全新的軍隊。因此準備借鑒後世的軍隊的班、排、連、營、團、旅、師等分級的建製來編製軍隊,以表示和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的區別。
當然雖然在後世,世界各國幾乎是全部釆用班、排、連、營、團、旅、師等分級的建製來編製軍隊,但俱體編製的人數,並沒有一個定論,不僅是在不同的國家各不相同,而且就是在相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期,也是不一樣的。商毅也沒有必要去死搬硬套。在這幾天的時間裏,以經完全考慮成熟了。
因此唐鎮和孫和鬥將統計出來願來從軍的人數上報給商毅之後,商毅立刻招集全軍的主要將領,招開軍事會議,並將自己製定出來的建製向眾人宣布。
按商毅製定的軍隊建製,以十人為一班,設班長一名、副班長一名;五個班為一個排,設排長一名,副排長一名;四個排為一個連,設連長一名、副連長一名;四個連為一個營,設營長一名,副營長一名;四個營為一個團,毎個團設團指揮部,團長一名、副團長一名、團參謀長一名,文書二名,團部警衛班一個,由十人組成。兩個團為一個旅,三個團為一個師。若幹個旅師組成軍團或縱隊,但目前的建製隻到團級為止。而各級軍官也都從以前各大隊、小隊的隊長、以及有戰功的士兵中選撥。
本來按商毅的想法,還計劃引入後世共和**隊的政治委員這一職位,在連、營一級設立政治指導員,團級以及未來的旅、師、軍團、縱隊設立政委,以加強對全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控製,但目前自己手頭上缺少有文化並接受自己思想觀念的軍事人員,另外在大明朝還在的情況下,在軍隊中設立政治委員這樣的職位,也過於敏感了,因此商毅隻能暫時取消這個打算,等以後再說。
對商毅這的安排,眾將都沒有意見,一來商毅在眾將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力,他的意見在一般情況下,都沒有人會反對。二來在這個時候,天下大亂,軍隊的編製方式其實也沒有一個嚴格的規定,而團長、營長、連長這類叫法都是各級軍官的名稱,和官級大小並沒有關係,因此眾將雖然都覺得很新鮮,但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這樣一來,全軍目前共分為五個團、毎個團的標準人數為三千三百八十三人,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作戰部隊。另有兩個獨立營,毎個營的標準人數在八百四十二人。
各團的軍官人選分別是:一團團長唐鎮、副團長蔣義渠、參謀長鮑銅鋼;二團團長周少桓、副團長童大勇、參謀長黃震;三團團長成進、副團長成鋼、參謀長趙英傑;四團團長王信、副團長趙英豪、參謀尤洪亮;五團團長羅遠斌,副團長劉伯濤、參謀長趙拓。
兩個獨立營分別為騎軍營和偵察營,騎軍營的營長由楊武丞出任,而偵察營的營長為周琦、副營長為吳漢生,四個連的連長分別是何衝、田楚、張達江和段鵬。
按照商毅的計劃,每個團的備配為兩個全火槍兵營;一個火炮營,擁有火炮二十到四十門左右,由一個炮兵連操縱火炮,一個鋪助連,使用其他火器,另有一個火槍兵連,付責保護火炮,並使用其他火器,一個騎兵連,付責偵察敵軍動作,為火炮提供射擊方向,另外每一門火炮將配驢馬三到四匹,包括有炮車一輛,彈藥車一輛;剩下的一個營為後勤營,付責運輸物資和後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