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跨——跨——跨——”
一隊穿著灰綠色服裝的士兵,頭戴著鑲紅五角星的八角帶沿的帽子,打著白布裹腿,肩扛著火槍,排列著整齊的方陣,邁著整齊的步子從主席台前走過。如果是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為是又看到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井岡山時代的紅軍。
而商毅坐在主席台的中央位置,對自己設計出來的軍服十分滿, 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軍隊樣子。
今天是商毅回到穆陵關後的第六天,也是商家軍為濟南戰役的有功士兵舉行受勳典禮的日子。為了這個典禮,商毅專程讓穆陵關裏的婦女們趕製了一百二十件新式的軍服、軍帽和一麵新的軍旗。軍服、軍帽都是用棉布做的,紅五星是木質,塗上紅漆。唯一令商毅感到遺憾的是,青州府買不到純綠色的綿布,隻能用灰綠色的來代替,而且以這個時代的染色技術,估計洗幾次之後,就會發灰發白了。
其實對濟南戰役中的有功士兵的獎勵,早就發下去了,這一次隻是純粹對有功的士兵頒發紀念勳章,一方麵是增強士兵的榮譽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麵也是為即將進行的南下戰鬥做一次戰前動員。
對有功的士兵發紀念勳章,這一直都是商毅的願望,隻是以前各方麵的條許不允許,才一直沒有施行,但打下濟南之後,金銀的貴重金屬極大豐富,終於可以按照商毅的意願來實現了,在商毅離開穆陵關去北京之前,就給鐵匠司下達了製做紀念勳章的任務,現在以經全部完工了。
全軍的士兵除去少數站崗,巡哨之外,全部都在穆陵關的大操場上聚集。以各團營也單位,分成五個大方陣和兩個小方陣席地而坐。而商毅等穆陵關的主要行政官員和軍隊的首腦人物都在主席台上就坐,而集團的其他所有官員幕僚,幾位西洋的傳教士,包括葉瑤瑱和尚未正式嫁入商家的陳圓圓都出席了這場典禮,在主席台兩側的貴賓台上就坐。
而在受勳典禮開始時,首先將舉行一個升旗儀式。這也是製做新軍服、軍帽的目地。
整個升旗儀式自然完全是按後世升國旗的形式來進行,首先由軍旗護衛隊入場,在最前方左右兩行各有八名扛槍士兵,中間是三名升旗手,在他們後麵是一百二十護衛隊士兵,從操場的中間一直走到主席台前的旗杆處。三名升旗手負責升旗,護衛隊的士兵執槍行禮。雖然現在沒法演奏國歌,但這到難不了商毅,由全軍一齊合唱改編之後的[遊擊隊之歌]為升旗伴奏。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受勳或許都還見過或都聽說過,但升旗儀式卻是頭一遭遇見,都覺得又新鮮又有趣,認為商毅總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樣來。
等升旗結來之後,接下來才是進入正題,給立功的士兵發放記念勳章。
在這次濟南的戰鬥中,立功的士兵一共有三千多人,其中三等功有二千八百七十四人,二等功有五百二十七人,一等功有八十七人,特等功有三十六人。這也是商家軍中首次出現特等功的士兵,立特等功的,都是當時為了攻取濟南府,潛入城中,發動百姓暴動的偵察隊士兵。
三等功的士兵發放銅製勳章,二等功的士兵發放銀製勳章,一等功的士兵發放金製勳章,所有勳章的樣式都相同,呈圓形,直徑約為兩寸,厚約二毫米,正麵刻著戰役的時間和名稱,背麵刻著士兵的姓名和功勞等級。而特等功也發金製勳章,但比另三種大一圈,其他的都一樣。
因為立三等的士兵太多,不可能把每個人都叫到主席台上去領勳章,隻能由各團長、營長上台代領,然後回去分發給每一個士兵。而等各團長、營長將勳章領回到自己的方陣後,知道自己有勳章的士兵紛紛向團長、營長索要,拿到勳章之後,都小心翼翼的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周圍為立刻湊過來好幾個人,紛紛都要借著觀看,氣氛開始熱烈了起來。
二等功的士兵都有資格上台去領獎了,還是以團營為單位,輪流上台領取自己的勳章,而在台下的士兵也都在為他們鼓掌歡迎。而領到勳章回到自己方陣的士兵,都會受到自己團營的同伴們的熱烈歡呼。
而一等功的士兵是全麵一起上台來領勳章,因為一等功的勳章是用金製,每一個人拿到之後,還要放在嘴裏咬一咬,仿佛是確認一下,而同時台下的歡呼聲也更響亮,全軍都在為他們喝釆歡呼。拿到勳章的士兵也都揚眉吐氣,一個個都昂首挺胸,一臉洋洋得的樣子下台。
最後上台的是領取特等功勳章的士兵,這一次是由商毅親自為他們發勳章,並且是給他們帶在胸前。每發一個,還會拍拍每一個人的肩頭,然而說幾句鼓勵的話,把後世國家領導人的樣子學了個十足。而受勳的士兵們事先經過練習,帶好勳章之後,立刻會前兩步,對台下的士兵們行禮致敬,但每一個人都會得到最為熱烈的回應。因為誰都知道這才是最高的榮譽,全場的氣氛也達到了最高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