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雷汞(1 / 2)

第二天林之洋父女和李格非興衝衝的來到總兵府,但卻撲了一個空,隻有葉瑤瑱在接待他們,因為商毅已經趕到兵工廠去有重要的事情處理。

於是林之洋隻能向葉瑤瑱表示自己願意出資玻璃廠的事情。葉瑤瑱也滿口答應,等商毅回來之後,自己一定向他轉告。

原來昨天在玻璃廠回來之後,商毅被孫和鼎拉住,趕到兵工廠去。

現在兵工廠己經開始運營,而且西班牙工匠也製造了一些機床、旋床、鑽床、拔絲機、壓延機、起重機、重力鍾等目前歐州己經開始使用的機械設備,也使兵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不少。目前兵工廠己經達到了月產火槍三百到四百枝,火炮四十到六十門的生產能力。而且隨著以後機器設備的增加和不斷改進之後,生產率還將會進一步的提高。

而商毅最關心的幾項新式武器和技術改進也都有了一定的進展。拿破侖炮的炮模泥模型己經做好了,正在烘幹;管風琴槍也在調試中,線膛槍則己經做好了,付責這項工作的西班牙工匠多明戈斯製出了二台膛線機械,用鋼玉做刻刀,已經做出了二十支帶膛線的槍管,組裝好了十二支線膛槍。孫和鼎請商毅來就是為了試槍的。

槍管內刻上膛線之後,果然就大不相同,射程立刻就提高了一倍有餘。一般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在八十步左右,但換上了膛線槍管之後,卻達到一百六七十步,比魯密銃還要遠。而且精準度也大大提高,在一百步的距離內,甴火槍兵進行試射,十射八中,拉到一百三十步,也達到十射六中。可以說這個命中率相當可觀了。而且現在玻璃己經製造出來,如果以後能裝上瞄準器,精準度還將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不過膛線槍也暴露出來許多問題,首先就是填彈極慢。因為膛線槍都是用柱形子彈,而且子彈的直徑要比槍管略大一點,這樣才能達好很好的密封效果。但在填彈時就要用小鍾將子彈給鍾進槍管裏。還有就是線膛槍對膛管的磨損比滑膛槍要大得多。一般一支可以發射六十次左右的膛管在刻出膛線之後,隻能發射十到十五次,膛線基本就會被磨損完,不能再用了,因此線膛的壽命要遠遠低於滑膛。再一點就是線膛都是煫發槍,而這個時代的煫發槍都是用煫石打火,點火很不穩定,最精良的煫發槍也有二成左右的啞火率。而線膛槍子彈的直徑要比槍管略大一點,一但啞火,想往外倒彈藥就極為麻煩了。

這些問題都是線膛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的,因此盡管在這個時代,線膛槍己經出現,但一直未能普及開的原因。一直到十九世紀初,人們才慢慢摸索出了解決的辦法。而線膛炮是直到一戰前期,才慢慢廣泛使用開。但對穿越者來說,當然不用去慢慢摸索了,直接釆用曆史上以有的現成經驗。

第一個問題很好解決,其實著名的米尼步槍,實際上就是解決填彈困難的問題。與其說是米尼步槍改變了線膛槍的地位, 還不如說是米尼子彈的作用。米尼子彈的直徑比膛管的內直徑要略小一圈,而在彈丸底部有一個圓錐形的小洞,裏麵塞上一塊軟木。米尼彈的發射時,火藥燃氣使彈丸尾部的軟木膨脹,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又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因此米尼彈才解決了前裝線膛槍裝彈困難,滑膛槍射程精度太低的問題,也使得步槍終於超過火炮,成為當時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

在另一時空裏,在解決裝填問題後,前裝線膛槍就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普及。而這個工藝在這個時代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隻是商毅不想讓西班牙工匠知道這個密秘,才先造槍管,後造孑彈。

第二個問題就有棘手了,主要是冶金技術落後,製做槍管的鐵料硬度不夠。換上銅料結果也差不多。這同樣也是製造線膛炮的障礙,因此商毅也決定,用鋼試一試,雖然這個時代的鋼也無法與後世相比,但也要比生鐵、鑄鐵要硬度大得多。同時西班牙的工匠也可以幫助提高中國的煉鋼技術。如果毎一根膛線槍管達到三十到四十次的射擊壽命,那就非常理想了。在一場戰鬥中,一般來說,一支火槍的射擊次數都在二十到三十次之間,超了三十次,那就是非常大的戰鬥了。

第三個問題雖也十分麻煩,不過一但解決之後,不僅是線膛槍的性能可以大大提升,而且燧發滑膛槍也能達到升級換代的水平,徹底將火繩槍汰淘掉。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要有更好的打火材料,也就是火帽,這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而現在商毅必須要來著手解決了。材料都己經準備好了。

製造火帽就得有雷汞。雷汞是起爆藥。雷汞的工藝也不複雜:簡單的說是把汞溶解在硝酸內,混合以酒精,最後反應出來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