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進駐登州(1 / 2)

商毅隻在穆陵關住了一夜,就立刻又率軍出發,趕奔登州。這次唐鎮也隨同一起前往,同時還帶了三十萬兩白銀,準備讓船隊送回浙江,支應那邊的生絲戰爭。

現在在登州坐鎮的,還是由登萊巡撫晉升為山東總督的曾化龍,是他最開始提拔的商毅,也可以算是商毅的恩人,得知商毅來到登州,趕忙親自到城外,將商毅等一行人馬迎接進城來。和曾化龍一起的,還有山東布政使孟宏恭。在商毅南下之前,孟宏恭的女兒和商家軍騎兵團的團長楊武丞訂了親,因此他也算半個商家軍的人了。

原來現在北方的局勢大亂,北京岌岌可危的情況,曾化龍知道得一淸二楚,雖然李自成並未向山東發動進攻,但曾化龍心裏清楚,如果大順軍攻下北京之後,下一個目標一定就是山東,現在曾化龍手頭上雖然有二三萬地方衛所的兵力,但卻都散居在山東各地,形如一盤散沙。而新任的山東總兵劉澤清蹲在澤清,曾化龍催了他幾次,死活卻不肯到登州來上任,因此曾化龍也是心急如焚,每天長籲短歎。

在這個時候,商毅突然來到登州,自然是令曾化龍大喜過望,因為曾化龍這個山東總督的位置,本來就是沾了商毅擊敗清軍的光才得著的,而商毅南下之後,連敗李自成、張獻忠、平定浙江叛亂,可算是戰功赫赫,衍然就是大明新一代的年輕名將,他到了登州,曾化龍心裏也有底多了。

當初商毅剛從北京回到穆陵關的時侯,還被受封為登州參將兼山東都司指揮同知,雖然一天也沒有到登州去上任就率軍南下平亂去了,但畢竟這個名份還在。現在商毅己晉升為浙江總兵, 按說先前的山東職位都會取消,但現在天下大亂,朝廷既沒有派來新的官員上任,又沒正式下文,取消商毅的山東官職,正好大家都可以含糊過去。

因此商毅和曾化龍見麵之後,隻是簡單的客氣了幾句,然後曾化龍馬上就把話頭引到正題上來。

而商毅所說的還是在穆陵關的那一套詞,當然說得也更為婉轉一些,大意就是:現在北京難保,而自己沒接到朝廷的招令,不敢輕易率軍進京勤王,因此隻能先到山東來做好準備,一側是等著朝廷下詔,二側是一但北京城破,南京必會組建新的政權,因此在山東地區建立以登州為核心,與穆陵關互相呼應的戰線,守住山東的部份地區,為新政權收複失地做好接應準備等等。

曾化龍對商毅的意見也大為讚賞,因此也當即就同意,由商毅來全權付責主持登州的軍務,而自己將盡一切努力,配合支持商毅的行動。兩人又商量了一夜,對許多細節工作也搭成了一致的意件。

取得了曾化龍的支持之後,商毅也就毫不客氣,立刻著手開始了對登州的布置。其實還在浙江的時侯,商毅就己經考慮好了幾點:

首先就是要建立登州和浙江的海上航線聯係,這是守住登州的基礎。而海上航線必須要有港口和碼頭,才能夠停泊戰船,裝禦物資。明朝在登州府一共有四個衛,為大嵩衛、靖海衛、威海衛、登州衛,都是沿海設立,其中隻有威海衛和靖海衛都管轄著一部份水軍。但在一開始,商毅隻準備在山東半島上保留登州一座城市,因此必須在登州城內建立碼頭、港口和沿海防務,這有這樣才能保證浙江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登州,供應山東地區的戰爭需要,同時還要在登州保留一支艦隊,保護山東半島沿海地區的海線安全。

登州城內雖然也有碼頭和港口,但規模太小,不足以物資運送和停泊大型船隻,而且在岸上還缺少船員和水兵休息的地方,和對戰船進行簡單維修的簡易船塢,因此也需要擴建。

其次是將穆陵關裏的大部份居民、工匠和物資都轉移到登州來,在登州也建立起一個完善的軍工後勤係統,因為山東地區的戰事不可能老是靠浙江供應,在浙江地區平安無事還行,一但浙江也發生戰事,恐怕也無力支持兩線的作戰,由其是糧食和基本武器,山東地區在一二年的時間內,必需做到自己自己自足才行。到了以後,浙江主要隻是提供財力上的幫助和一部份必要的物資、尖端的武器支援。那麼從現在開始起,就要開始為以後的軍工後勤係統做準備了。

第三是招兵,目前商毅安排在登州駐守的兵力是一個師,約有一萬多士兵左右,這樣的兵力守住登州還免強做得到,但想要擴大控製地區,使山東真正成為一個戰區,就必須擴大軍隊,而兵源隻能在當地尋找。當然目前將主要是對山東、由其是登州地區的衛所駐守軍隊進行改造重編,並加以嚴格的訓練,使其成為商家軍的後備兵力。同時還要兼並靖海衛和威海衛的水軍,盡可能多取得一些船隻,雖然這些衛所的戰船然後再慢慢在山東的居民中去擴招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