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搜羅人材(1 / 2)

金銀到手了,運輸方式也有了著落,商毅也不禁大為放心,這時己經到了下午五時左右,各路人馬也都陸續回到皇宮前聚集,隻在北京內城的九個城門各留下一個連的士兵守衛。而朱媺娖的那一路人馬也回到了皇宮,她當然沒有找到太子朱慈烺和永王、定王,因為這三個人被李自成帶在軍中,一起去進攻吳三桂去了。

因此朱媺娖也顯得悶悶不樂,而商毅現在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也沒有空來安慰她,隻是讓她先進皇宮休息,又叫王德化帶人好生伺候。同時也把玉璽交給她保管。

這時北京內城、外城的大順軍基本都己經清剿幹淨了,留在北京城中的大順軍將領,牛金星、宋獻策、李錦等人都逃出了北京,高級官員中隻有李岩夫妻被擒,說起來也是李岩運氣不好,原來在李自成出征之前,也預料到了後手,因此打算打掠得的金銀運回長安去儲存,而這個工作就交給李岩付責。而李岩備齊了車馬,打算明天就開始起運,今天是專程來清點數量,結果反而被困,做了商毅的俘虜。

在李自成的部下中,李岩在後世是最知名的一個,但其實他在大順軍中的地位並不高,不用說劉宗敏、牛金星,就是宋獻策、田見秀、李過、劉芳亮、顧君恩等人,在大順軍中的地位都比李岩要高,而李岩在曆史上之所以有名,一方麵是因為他和紅娘子的愛情故事頗有傳奇色彩,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後來被李自成枉殺,死得冤屈。

不過論真實的才幹,李岩在李自成軍中,卻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因為和牛金星、宋獻策這些江湖術士不同,李岩是出身於正統的官宦之家,父親李精白曾做過兵部尚書,因此李岩所受的教育、目光、見識都遠在牛金星、宋獻策之流以上。

牛金星、宋獻策隻能為李自成送上什麼天命、謠語一類的虛語,而是李岩最早勸李自成依靠收取民心來爭奪天下,並編了“迎闖王、不納糧” 的歌謠四處傳唱;也是李岩最先勸李自成改變流寇戰術,建立根據地,以為基礎爭奪天下。而且進入北京之後,李岩也是大順軍中少有的還保持清醒頭腦的人,曾力勸李自成不要對明朝的官員逼得太狠了,約束軍紀,保持北京城的穩定。或許就是在這個時候,在李自成的心裏,對李岩開始產生隔閡。

但既然現在陰錯陽差,把李岩送到了商毅手裏,商毅自然不會放過,打算把李岩收為己用,不僅使李岩避免了慘死的悲劇,而且以後還能派上大用場。當然現在勸降李岩還不是時候,另外商毅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因此先將李岩及其部眾囚禁在一間大屋子裏,派兵看守住。

今天是四月二十一日,雖然北京城裏的大順軍己經被基本清除幹掙,但進入北京的商家軍隻有一萬二千多人,根本控製不住北京,而且按另一時空的進程,李自成是在二十六日退回到北京,雖然說大順軍在山海關被清軍擊敗,但人數還是遠在商家軍之上,而且在五月三日,淸軍也會進入北京,因此商毅也不打算在北京城久留,在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兩天,就要陸續撤離北京。

進入北京最大的目標己經實現,接下來就是剩下的次要目標,就是人,準確的說,就是工匠。北京是明朝的都城,在這裏也聚集了目前中國的各種工匠,這也是商毅正需要的技術人材,由其是火器、火藥的製造工匠。

工匠在四民中的地位很低,僅高於商人,一直不受正統觀念的重視,但商毅卻知道,工匠才是推動著社會生產力進前的主要力量,絕大多數的技術變革、發明創造都是由工匠在長期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在這一方麵,北方的遊牧民族無論是契丹、女真、蒙古,還是現在的滿淸,反而比漢族更重視工匠,清軍在正式入關之前,發動過五次入關侵掠,每次都要掠走大量人口,充當八旗的包衣奴隸,但每一次都會把工匠篩選出來,另行安置,進行統一的生產,因此滿清的盔用、刀槍武器的質量,都遠在明軍之上。

因此商毅絕不能再把北京的工匠讓給清軍,立刻下令征調城中所有的工匠,由其是火器、火藥工匠、鐵匠、木匠這三種,必須隨商家軍一起撤出北京,當然可以攜帶家屬,而其他工匠則去留自便。

處理完這些事務之後,天色也己經暗了下來,而商毅帶著亞莉桑德拉一起,來到北京宣武門附近的天主教教堂拜會湯若望。而龍華民和湯若望得知以後,也親自到教堂門口,迎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