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清軍反擊(下)(1 / 2)

傍晚的落日,就像熟透了的巨型血色果實,滴著紅色汁液向遠遠的西邊跌落而去;將遠處天地相接處的彩霞也仿佛似燃燒起來一樣,給正在進行中的清軍大軍染上一層血似的顏色。

隻可惜這時的阿巴泰卻無心欣賞這片夕陽無限美的好景致,他騎在馬上,擰著眉,瞪著眼,臉色一片鐵青。

其實在剛出兵的時,阿巴泰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清軍己經打探清楚了,商家軍有一部份人馬目前正駐紮在濰縣,因此清軍一出兵立刻直撲濰縣而去。一路也十分順利,兩天之後,博洛的前部人馬到達濰縣的時候,商家軍早己是人去城空了。清軍兵不血刃就取了濰縣。

初戰告捷,也使阿巴泰相信,自己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看來青州一戰商家軍的損失也不小,現在也隻敢躲在山裏鄉村裏鬧騰,而不敢和自己的大軍正麵交戰。因此隻要是攻下了萊州、登州,商家軍在山東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了。那樣各地的動亂也就自然平息下來了。

而隨軍出征的方大猷對阿巴泰更是奉若聖神,毎天連誇貝勒爺英明神威,兵鋒到處,明軍是望風敗逃,就是昔日的關羽之威、張飛之猛、趙雲之勇也大大不及。因為方大猷在清廷混久了,知道滿人都沒什麼學問,掉書袋他們多半都聽不懂,唯獨喜歡[三國演義],因此也投其所好,借用三國人物來吹噓阿巴泰。果然讓阿巴泰十分高興。

濰縣離萊州大約有二百多裏的路程,中間隔著一個邑昌縣,約有六七十裏。因此阿巴泰也決定,自己親領大軍,攻取邑昌,讓博洛和李率泰帶一支人馬去攻取萊州南方一百二十裏平度州。然後兩路人馬,夾攻萊州。於是攻占了濰縣之後的第二天,清軍就精神煥發的分頭出擊了。

那知這一次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從濰縣分兵出擊之後,商家軍對清軍的襲擊在沿途上幾乎從來就都沒有停止過,一天至少也要出動十幾次,令人防不勝防, 又頭疼不己。

而且如果商家軍真的是出動正式的軍隊來襲擊清軍到也好一些,因為這種戰術清軍過去對付明軍的時侯也老用,大不了雙方就在半途中大打一仗,反正清軍也正想找到商家軍的正規部隊決戰。

但問題就在於商家軍根本就不是過去清軍的那種襲擊方式,淸軍在襲擊明軍時,一般都是借戰馬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殺向明軍,不給明軍從容布陣的時間,在接近明軍之後,首先以弓箭發動進攻,使明軍發生混亂,再殺入陣中亂衝亂殺一陣,然後再衝殺出去,周而複始, 拖累明軍。如果明軍追擊出來,就一麵跑一邊以弓箭回擊射殺明軍。

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對付中原軍隊的慣用戰術,一般來說,除非中原軍隊同樣建立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否則基本拿這一招沒什麼辦法。

但商家軍的襲擊則完全就是一種清軍過去從未見過,甚致是連想都沒過的方式,他們每次襲擊的人數並不多,一般都不會超過百人,但根本就不會拉近和清軍的距離,至少也是離著八十到一百步的距離,向清軍舉槍射擊,或者是離得更遠,用肩扛式霹靂火箭筒打,而且是打完就跑,不是躲上周圍的山裏就是鑽進附近的樹林。

如果淸軍派小股騎兵部隊追來,就會發現,原來在山林裏麵還埋伏著人馬,就會馬上遭到各種火槍、火炮、手榴彈一陣猛擊。而且一但追到了山裏、樹林,騎兵也就失去了作用,隻能幹挨打。而如果清軍派出大股步兵追擊,那麼很不幸,在其他地方,又會出現襲擊的商家軍,也弄得清軍左右為難,疲於奔命。就這樣隻能走走停停,一天下來走了還不到三十多裏的路程。

雖然商家軍每一次襲擊打死的清軍人數不多,隻有幾十人百餘人,有時甚至才十幾人,但卻是積小勝為大勝,一天十幾次襲擊,加起來也有好幾百人了。而且對清軍的士氣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而且既使是到了晚上,也不等於就安全了,相反對清軍來說,晚上可是比白天更危險的時間。阿巴泰對此是深有體會的,因此絲毫也不敢大意,派出了大量的巡邏隊伍,加了雙崗,在清軍大營的四周來回巡視,以防商家軍趁夜晚襲擊。

但很可惜事物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雖然清軍安排了眾多的巡邏隊,一般來說,巡邏隊的活動不會離大營太遠,隻能在離大營二三百步左右的地方遊動,因為越遠的地方,範圍就越大,越難控製。但商家軍的武器的攻擊距離卻是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而且夜戰本來就是商家軍的一個重點訓練的項目,因此清軍很難防守得住。另外就是巡邏隊本身,也可以成為商家軍的攻擊目標。有不少巡邏隊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就是己經回來的巡邏隊,但也都多少有一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