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洪承疇決定,等回到北京之後,一定去找一找西洋傳教士們,看看他們是否真的有這種可以遠視的工具,因為他知道,清軍攻入北京之後,原來那批傳教士並沒有離開北京。但現在想這些都沒有用,遠水解不了近渴,因此洪承疇想了想,對多鐸道:“豫親王,我看還是派幾個人到來麵去看看。”
多鐸點了點頭,雖然他也知道,這個時候派人上前,和送死也差不了多少,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總不能這麼瞎撞下去,因此立刻派出三隊士兵,毎隊二十人,讓他們摸到商家軍的陣地前,去看一看商家軍的陣地是什麼情況,同時還了解一下,商家軍有多少火炮。當然也許下了重獎,活著回來後,毎人重賞白銀二百,升三級,如果戰死,撫恤家屬五百兩,子女世襲官職。
帶著多鐸許諾的重獎,這三隊士兵也冒著炮火出發,但在他們回到清軍的陣列之前,多鐸也隻能耐心的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多鐸和洪承疇隻覺得度秒如年,因為他現在根本看不清商家軍的陣地情況如何,但卻可以看到自己的陣地中不斷發生著爆炸,炮手們也在陸繼死亡,己有十餘門火炮被敵方的炮火催毀,因此也看得十分揪心。
這時己是五月中旬,雖然是小冰河期,但南方的氣候依然又熱又悶,加上多鐸現在心裏焦急不安,更是覺得燥熱難耐,索性將頭盔都摘了,露出光亮的禿頂,一邊擦著汗,一邊在指揮台上來回奔走。而洪承疇雖然也熱得滿頭大汗,但還免強讓自己保持著心平氣和,一會看看遠處的敵軍,一會又看看自己的陣地,強自裝出一付不動聲色的樣子來。
過了將近三十多分鍾之後,派出去的三個小隊才陸續都回來,但出發的時候是六十人,但回來的隻有二十七個,有的是在途中被炮彈砸死,也有的是太靠近商家軍的陣地,結果被商家軍的阻擊手打死。不過多鐸對他們的傷亡數字並不感興趣,現在急需要知道的是對方的陣地情況如何?
但得到的結果卻令多鐸相當的失望,居探查的士兵們說,商家軍的炮兵陣地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打擊,因為自己的火炮發射出的炮彈絕大部份都無法打到對方的陣地裏,就是打到,造成的損失也不大,而另一點就是對方的火炮數量遠比自己的要多,至少也在二百門以上。
三個小隊回來,報告的結果都是大同小異,多鐸也基本能夠確認,現實就是如此,雖然多鐸也十分意外,商家軍中居然會有這麼多的火炮,實在有些難以想像,但他也明白和商家軍拚火炮,自己顯然不是對手。因此多鐸趕忙和洪承疇商量,下一步該怎麼辦?
洪承疇想了一想,道:“豫親王,現在看來隻憑火炮,我們是無法取勝,我看不如雙管齊下,首先將射程不足的火炮全部推前,力爭都能打到商家軍的陣中去,然後派大隊人馬,強攻商家軍的陣地。”
多鐸點了點頭,洪承疇說的也有道理,否則這樣對轟下去,自己還是吃虧的,不如就此展開強攻,試一試效果。因此正要下令,忽然覺得腦門頂上一津,好像是有水滳落到腦門上,先是一滳二滳,但很快就多了起來,原來是下起雨來了,而且雨點也漸漸密集起來,如絲如線。
其實這時已經進入五月中旬,正時梅雨季節到來的時候,隻是最近十幾年來,正是小冰河期最嚴重的時候,中國的氣候又幹又冷,不僅北方年年大旱,南方的梅雨也比過少了許多,因此今年直到這個時候,才下了第一場梅雨。
這個時候的火器最怕雨水,因此雨一下起來,所有的火炮也就都無法使用,多鐸也正好借梯下牆,下令收兵。而在戰爭的另一邊,商毅也不由暗自的慶幸,好在自己早就預備到這一點,在布置防守的時候,也充份考慮了下雨的因素。不過現在清軍撤了軍,商毅也下令,在戰壕裏守衛的士兵全都轉移到羊馬牆後麵來防守,並且將一部份火炮推回到庫房裏去保存,並給留守陣地的火炮搭上棚子,遮擋風雨,同時又提醒炮兵,保護好彈藥,不要淋水受潮。
雨勢雖然不大,但一下起來就不停,從上午淅淅瀝瀝一直下到了晚上,一刻也沒有停止。
而清軍收兵之後,多鐸查點損失,一共死亡了一百八十七人,被催毀了十三門火炮,包括兩門紅衣大炮。損失雖然不大,但多鐸還是十分煩燥,因為集中了這麼多的火炮,也無法擊敗商家軍,顯然讓多鐸也大失所望,因此在晚飯之後,多鐸也招集眾將,商議下一步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