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1 / 2)

嚴格來說, 多鐸做出的決定並不是一意孤行或是歇斯底裏,因為如果是戰爭中損失的兵馬,超過七成都是在敗退過程中,被敵軍追殺產生, 這時清軍的總兵力依然還有十萬左右,而商家軍投入戰場的兵力還不足三萬,就算清軍缺乏組織,各自為戰,也能夠抵擋一陣。

相反一但清軍敗退,由於現在組織已經混亂,必然是一場潰敗,而商家軍在隨後掩殺,那麼傷亡將會十分慘重,因此不如咬牙挺著,憑借兵多以及善於野戰的優勢,和商家軍打一場亂戰。一但雙方陷入混戰之後,火炮也就失去了作用,然後再邊戰邊調整,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的,就算扳不回局麵,至少也能把現況維持下去,保證清軍能夠全身而退。

而洪承疇也認為,這才是目前清軍最好的選擇,因此也支持多鐸的決定,同時還建議,讓葉臣、拜伊圖、耿仲明三人出戰,在戰場中去組織各自的人馬,各自為戰,並且盡可能恢複秩序,而多鐸也組織一部兵力,親自督戰,以防清軍潰敗。

好在進攻揚州的清兵基本都是滿漢旗軍,戰鬥意誌還不錯,不像降軍那樣一打就散,一敗就逃。因此在多鐸等眾人的竭力組織下,還是堅持著戰鬥,而戰場也逐漸進入混戰局麵,呈犬牙交錯,騎兵步兵也混雜在一起,基本己經分不清雙方的陣列,而商家軍也被分割以團為單位,然後各自為戰。而且所有的火炮也都全停止了開火,整個戰場也進入最後的關頭。

現在戰場上商家軍投入的兵力是三個步兵團、二個騎兵團、外籍雇傭兵團和一萬左右的明軍,雖然人數隻有清軍的三分之一,但都表現得十分頑強,包括出戰的一萬明軍,鬥誌十分高昂,人人都不計生死,奮力和清軍拚殺。而且仍然組織得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因此整個戰場上呈現去僵持局麵,誰也占不了上風。

對清軍肯定有利條件的是:人數眾多,而且大多數清軍都有比較豐富的戰鬥經驗,在慢慢站穩了腳跟之後,也在逐漸調整,恢複戰鬥秩序,時間長了,戰鬥力也會慢慢增強。但商家軍也有自已的優勢,那就是有預備隊,現在火炮都己經推回了商家軍的陣地中,而在陣地裏還有四個輔助營和兩個偵察營,共計有五千餘人,人數雖然不多,但如果用在關建的時間和地點,還是有機會改變戰局的。另外還有兩個炮兵營和數百衛隊士兵,在必要的時刻,同時也能頂上去拚一把。因此這一戰的勝負,也確實難以預料。

這時雙方的戰鬥也從早晨一直殺到了下午未時,已經足足力拚了四五個時辰,而且在激烈的戰鬥中,傷亡都不小,清軍的幾名主將在戰場中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混亂的士兵也都本能的依附在幾員主將的周圍作戰,聽從指揮,組織、秩序也恢複了不少,並非是向一開始那樣亂戰,而商家軍也終於因為人數懸殊太大,有些支持不住了。

但在這個時候,商毅也把預備隊全都投入了戰場,而清軍現在也己經十分疲勞,抵擋不住這生力軍的凶猛進攻,雖然還不足以改變戰局,但卻把清軍的勢頭打了下去,戰局而回到不相上下的局麵上來。

商毅抬頭看了看天空,離天黑也就還有最多一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勝負的關建也就在這裏。而多鐸和洪承疇也同樣抱著這種想法,天黑的時候,雙方一定會罷兵,這樣清軍總算也沒有潰敗,可以連夜從容收軍。同時多鐸也打定主意,收兵之後,立刻連夜撤軍,先把人馬撤到廬州再說。

但就在這時,忽然在戰場南方,塵土飛揚,殺過來一支人馬,雖然還看不出來得到底有多少兵馬,但卻可是看清,這支軍隊打著的正是商家軍的旗號。

多鐸也不禁大驚失色,他當然知道,在這個時候突然又殺出來一支商家軍意味著什麼?那怕是隻有數千人馬,也足以改變整個戰場的局麵。但令多鐸百思不解的是,這是從那裏來的人馬呢?因為這時商家軍的兵力己經全部集中在揚州了,難到是外線的人馬殺回來了嗎?

但等這支人馬漸漸逼近,多鐸也看出這隊人馬的兵力至少也在萬人以上,商家軍外線的人馬可並沒有這麼多,難到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多鐸當然不知道,這支人馬是剛剛渡過長江的商家軍第四師和從台灣調回來的沈壽祟的第七團。共計約有一萬四千多人。

在與淸軍開戰之前,第四師和第七團的任務是保衛浙江,同時也是做為整個戰役的後備兵力。而在揚州之戰前夕,商家軍在浙江又己經擴編了二個預備旅,也有了足夠保衛浙江的兵力,因此商毅也命第四師和第七團都駐紮在蘇州的江邊,隨著準備渡江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