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xD7;九章 整軍備戰(下)(1 / 3)

隨著情報處的成立, 商毅在北京設下的情報網絡也逐漸向正規化轉變, 並且也初步訓練了一批專業的情報人員, 已經偷偷派遣了一批情報人員北上,接管北京的情報工作。而在以後,也要逐步逐步,用新的專業人員取代以前的人員。

不過前一批的情報人員在北京也己經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一共在北京建立了七個情報站,用酒樓、茶館、雜貨鋪、普通居民等身份來掩飾自己,並且己經基本溶入到北京的社會生活中去了。而下一步,情報處也打算開始向清廷內部浸透發展,那怕是暫時還不能打入北京的官場,但也可以以商人的身份,先結交一些權貴勢力。因為商毅手裏掌握著不少貴重商品的貨源。

當然情報工作並不是一定要打入到官場內部才能獲取,隻要是通過對發生的事情仔細的觀察,也能大致推斷出一些事情來,由其是軍事行動。因為在大軍要調動的時候,會大量征集民夫,工匠,征調車輛、牲口,收購糧食,物資等等,根本就不可隱瞞得住。另處多尓袞要編製三大營, 以及頒部圈地令的事情, 也都一起傳到了杭州來。

商毅看完之後,也覺得並不怎麼意外,圈地令和逃人法都己經施行了,隻看剃發令在什麼時候會發布了。

盡管在後世,許多曆史學家把多爾袞稱為清王朝入主中國的關建人物,甚致稱其有雄材大略,實現清朝入關的百業大計,是滿清傑出的政治家。但在商毅看來,多爾袞頂多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將材,稱為政治家確實在些過份了,至於雄材大略,就更談不上了。事實上在滿清入關之後,多爾袞在許多政治問題上的處理都極為錯誤,史學屆公認的清初的三大暴政:圈地令、逃人法、剃發令都是由多爾袞發布的。

而其中最錯誤的一條,到並不是在後世最臭名昭著的剃發令,而是圈地令。因為在中國自漢代以來,土地一直都是社會的核心問題,大部份的王朝更替,說白了就是土地問題,曆朝在開國之初,都會有一次土地的重新分配,使所有農民都能得到一塊土地,進行耕種。而滿清剛一入關,卻偏偏反其道而行,大肆侵占兼並土地,逼良為奴。

盡管圈地令的目地是為了安置八旗子弟,使他們能夠安心作戰,但這也並不是沒有別的辦法解決,如果是皇太極當政,也許會采用相對緩和一點的方式。

同時雖然圈地令看似達到了迅速安定八旗各戶的目地,但實際上卻使八旗的戰鬥力銳減,因為擁有了大量的田產和包衣之後,安逸的生活也使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迅速瓦解。到了康熙年間,在平三藩、收台灣、戰沙俄等戰役中,清軍的主力也甴八旗變成了綠營。

隻不過在另一時空裏,滿清在入關之初,可以依靠著強大的兵勢壓製住了社會各層的反抗,同時也是當時的南明朝廷實在太不成器了,沒有抓住滿清的這些漏洞。

但現在則不同了,商毅這隻大蝴蝶扇動的翅膀,己經引發了一場強力的大風暴,商家軍的橫空出世,打破了“滿人過萬不可敵的神話“,使南方有了一支足夠與清廷相抗衡的軍事力量,並不再是不堪一擊,因此清朝的這些政策的消極麵,也將會一個一個放大,以致於成為清廷難以克服的弱點。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聚集統戰部的成員,以及各師的師長招開軍事會議,在會議上,吳漢生首先向眾人報告了情報處發回來的消息,從目前北京的種種跡像判斷,清廷確實正在準備著新一輪的南侵。而俱體的時間,最遲也應該是在明年的上半年,也許在今年十月左右,就會開始進行前期的小規模戰鬥。

這和商家軍最初的估計可大有出入,因為按照預計,清廷至少在明年一年的時間裏,不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商家軍也打算趁著這個時候,發動淮北戰役,攻取徐州,取得中原地區的主動權,而現在看來,想要奪取徐州,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於是眾將也都議論紛紛,顯然都覺得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