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1 / 2)

屯齊是首次和商家軍交戰,這時才算是明白,為什麼以豫親王多鐸、饒餘貝勒阿巴泰這樣的清廷名將,也會慘敗在商家軍的手裏,假如說在這次沿江東進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地點有商家軍駐守,清軍想到攻克,都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

而和商家軍處於同一陣營的黃得功更是無比驚訖,雖然在兩年多以前,他曾與商家軍一起和李自成的大順軍交戰過,但和那個時候相比,商家軍的戰鬥力已經提升了好幾個層次,無論是火槍的射擊速度還是射程,以及火炮的配置和使用,都不可同日而言。可以說如果沒有裝配足夠的火器,恐怕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和商家軍作正麵的抗衡。

不過清軍到底人數眾多,既使是付出了千餘人的代價之後,但劉良佐的人馬加入之後,數量也遠遠的超過了商家軍的兵力,而且現在又沒有地雷的打擊,可以全力投入進攻,因此清軍也在逐漸向商家軍的陣線逼近過來,但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因此這時屯齊心裏也不禁生出了退意,他的軍隊可沒有備配火器,在商家軍這種密集火力的打擊下,損失實在太大了,雖然像這樣靠人墊,也有可能會最終取勝,但也未免代價太大了,而且隻為攻下一個並沒有太大戰略價值的朱家營,實在是太不劃算了,要知道現在消耗的可都是八旗的精銳人馬。

當然如果在戰鬥的一開始,屯齊知道自己是會和商家軍作戰,那麼他一定不會這樣冒冒失失的就發動全麵的進攻,至少也會把劉良佐的軍隊放在前麵去充當炮灰,這也是劉良佐這一萬五千人馬的價值所在,不然他的人馬又不是什麼精銳之兵,帶這麼多有什麼用,如果隻需要找人帶路的話,隻用帶劉良佐一個人也就夠了。

但就在屯齊還猶豫不決的時候,在戰場的左右兩側殺聲大起,各有一支軍隊分從清軍的兩肋衝殺了過來。原來是李定國見戰場上的時機己到,立刻下令,命第九師的另二個團從清軍的側翼殺出。

第九師在商家軍的九個步兵師中,是唯一一個沒有配置中重型火炮的兵步師,所轄的十四、二十、二十一三個團全都是標準的步兵團,隻配備了隨團的中小型火炮,因此九師並不善於打攻堅或守衛陣地的戰鬥,但卻是最適合進行野戰的部隊。

其中二十團的團長李本深、二十一團的團長李成棟都是歸降商家軍的新人,李本深還參加過江淮戰役的後期戰鬥,而李成棟卻是第一次代表商家軍作戰,這時也都攢足了勁,希望能在這次的戰鬥中,有好的表現,因此在李定國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之後,兩人指揮著各自的隊伍,也向清軍發動了猛攻。

同時李定國也下令,守衛陣線的十四團也出擊,從正麵對清軍發動進攻。而黃得功一見,也立刻下令自己的人馬,跟在商家軍後麵,一起進攻。

在江準戰役結束的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進攻作戰、野戰都是商家軍的重點訓練項目,因此現在全軍的整個作戰能力都提升了一個層次,士兵們在向敵軍發動進攻,還沒有和敵軍接觸的時候,前排的士兵在射擊完之後,就會立刻放緩腳步,讓身後的戰友衝到前排去射擊。而自己一邊前進,一邊填充彈藥,準備第二次射擊,這樣一來也形成一個波浪似的進攻,一層推一層。

在離敵軍隻有二十步的距離時,在射擊完之後,一率不許在填充子彈,前排的士兵準備與敵軍進行白刃格鬥,而後排的士兵則用手榴彈攻擊敵軍,在扔完手榴彈之後,立刻衝到前麵去用刺刀作戰,這層層疊進,遠近結合,給敵軍造成連續不斷的打擊。

而現在正好是檢查訓練結果的時候。在商家軍這種能夠充份發揮火器作用的戰術麵前,單純依靠冷武器作戰的清軍顯然無法招架得住,盡管清兵的個人戰鬥力並不遜色於商家軍的士兵,但仍然被打得連連後退,進攻的勢頭也立刻被揭製了下來。

清軍本來在進攻時就己經受到沉重的打擊,士氣大落,現在又加上左右的肋部又遭到商家軍的襲擊,在這樣三路夾擊之下,跟本就無法抵抗,立刻全軍敗了下來。

雖然屯齊還想指揮一下全軍,敗而不潰,退而不亂,但劉良佐一見現在戰場上敗勢己定,立刻發揮出過去將明軍一敗即潰,一退即逃的老傳統,立刻拔轉馬頭,向後就跑。而他手下的士兵也都是同樣貨色,誰也不管什麼隊型秩序,把武器一扔轉身就跑,而且一邊跑還一邊大喊道:“跑啊,快跑啊,晚了就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