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突襲盛京(一)(1 / 2)

商家軍的跨海突襲艦隊是在九月十八日黃昏,渡過渤海,到達遼東半島南端的寧海登陸,寧海就是明朝的金州衛,後世的大連市。並於當晚就全麵占領了寧海城,取得了跨海突襲的第一戰成功。

這一次突襲的主要目標是清廷的舊都盛京,而從寧海到盛京約有七百餘裏的路程,其中經過的主要城地有撫州、蓋平、熊嶽、海州、遼陽等地。雖然寧海濱臨海邊,但離盛京太遠,因此這次跨海突襲的回程登船點並不放在寧海,而是改在蓋平。因此突襲艦隊並沒有在寧海留下兵力駐守,

蓋平也是一座臨海城市,位於遼東灣東岸,與連雲島隔海相望。而且正好處於寧海到盛京的中間位置,這樣在返程的途中,也可以節省一半的路程出海。而一但到了海上,也就基本安全了。

在遼東登陸的兵力是第一軍第五師,第七軍特種師三團,一個騎兵營,共計約有一萬五千多人,主將是第五師師長程培經,副將是特種師師長何衝,而隨突襲部隊一起付責遼東戰場的艦隊,是以海軍第一分艦隊為主力,共計大小船隻五十七艘,其中戰船三十五艘,運輸船二十二艘,共計有士兵水軍近八千人,可以派出二千五百到三千的登陸兵力。

攻占了寧海之後,眾人也決定,第五師留在寧海地區,吸引清軍在遼東的注意力,逐步向北推進,而由第一分艦隊帶特種兵三團還是從海路繞道,直接奪取蓋平,雙方在蓋平會師,然後再進取盛京。而這次攻取蓋平,由跨海突襲艦隊的總指揮官成鋼指揮。

九月二十日,跨海突襲部隊離開了寧海,分從水陸兩路,向北進發。

陸路進攻的第五師離開寧海之後,一路向北,經過石河堡、長店輔、於九月二十二日渡過複州河,攻占了贏得利城,逼近了熊嶽城。

而這時清軍的注意力果然被這一路部隊吸引,其實在寧海附近地方的清軍也己經收到了商家軍在遼東登陸的消息,但他們並不知道商家軍到底有多少兵力,甚致是不是真的商家軍,也都還沒完全弄清楚。因為在滿人的觀念中,大隊人馬渡海襲擊,確實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有一些地方的守將還以為不過是一些海盜上岸侵掠,左不過是二三千人馬。

直到贏得利城被攻克之後,才都有些緊張起來,熊嶽、蓋平兩地的守軍一麵向盛京報告,一麵也合兵出擊,主動向商家軍第五師發動進攻。這也是商家軍在遼東登陸之後,遇到的第一場戰鬥

熊嶽、蓋平兩地合兵,大約有一千二百餘人,都是當地駐地駐守的地方部隊,沒有滿漢旗軍。因為這種滿漢旗軍幾乎都巳經開拔到關內,留在遼東的少量兵力也全都駐守在盛京。而淸軍隻有這麼一點兵力,就敢主動向商家軍發動進攻,除了信息不通的因素之外,還有遼東畢竟離南方實在太遠了,對於商家軍的情況雖然不能說是完全不知道,但也是所知不多,而且又一向輕視明朝的軍隊,結果就這麼怔頭怔腦的殺出來了。

聽偵察兵說發現一支一千多人的清軍部隊主動向自己進攻過來,程培經也覺得十分詫意,現在自己的部隊兵力超過了一萬一千人,就一千多人也敢來進攻自己,也不知道清軍是勇敢還是愚蠢。不過即然清軍主動進攻過來,那麼也不能客氣,這可是登陸遼東的第一戰,不僅要打嬴,還要贏得漂亮,一定要全殲這支清軍。

於是程培經立刻下令,命第六團付責正麵阻擊,十八團分從左右包圍上去,騎兵營付責抄劫清軍的後路,並追擊潰逃的敗兵。十一團為預備隊。

其實這一戰根本就沒有什麼懸念,等雙方對陣之後,盡管隻有一個團付責正麵阻擊,但清軍就己經發現情況有些不妙,因為雙方的兵力差距實在太大,而商家軍也沒有布置什麼陣地,就向清軍發動攻擊。雙方的士兵還沒有接戰,僅僅隻是幾輪排槍齊射之後,清軍的隊列立刻就被打亂,立刻紛紛敗逃。而這時商家軍左右兩翼的部隊都己經包抄上來,騎兵營也堵住了清軍的退路。

清軍被商家軍團團圍住,而且人馬也拆傷近半,剩下的士兵也完全沒有剛出兵時的威風,紛紛棄械投降,但在這個時候,商家軍是不可能收留俘虜的,因此無論清軍如何挨求投降,但都被毫不留情的殺死,結果清軍一個都沒有逃掉,全部喪命。整個戰鬥從開始到結束,隻花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而第五師取勝之後,也立刻趁勢進軍,攻占了熊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