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清軍南撤(1 / 2)

一連幾天的時間,清軍都無法渡過長江,和南京的多鐸取得聯係,洪承疇也知道,多鐸現在的處境恐怕是十分危險了。

不過這時由伊拜圖率領,從南京撤離的陸路部隊己經到達了武昌,並且告訴洪承疇,南京的清軍己經開始分水路兩路撤離,而多鐸將隨第二批人馬一起撤離南京,到達武昌來督師。

這個消息也給洪承疇帶來了一線希望,畢竟有一批人馬己經平安的撤離出了南京,說明現在南京的局勢似乎還沒那麼嚴重,因此洪承疇也希望多鐸能隨第二批人馬一起,平安的撤離出南京。但很快這一線希望就徹底破滅了,因為從南京逃出來的船隻也到達武昌,給洪承儔帶來了商家軍的水軍己經封鎖了長江的消息。

這個時侯,洪承疇也知道,多鐸隻怕是凶多吉少了。當如果自己有充份的時間,到也不是沒有辦法去救援多鐸,比如可以聚集大軍從湖北渡江,然後順江而下,去救援南京,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隻是這一來致少也要一二個冃的時間,而現在淸軍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派回援軍去增援北京,致於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時間去救援被圍守在南京的多鐸。

雖然洪承疇也知道,如果這一次多鐸真的被困死在南京,無論是被殺還是被擒,自己恐怕也都是脫離不了幹係的,但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聽天由命了。不過洪承疇這時心裏也非常有氣,因為在此前自己己經幾次催多鐸趕快渡江來,但多鐸就是不聽,一直拖到了現在,因此這樣算起來,多鐸也是自找的,別人也沒有辦法。現在他也隻能自己自求老天保佑了。

而令洪承疇覺得頭疼的,還不止是多鐸,就連多爾袞計劃保住江北之地的打算,恐怕也要落空了。

因為現在清軍在江南江北的兵力都分布差不多,但南北交通己被商家軍切斷,隻剩湖北可通,因此清軍留在江南的兵力,恐怕大部份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撤回江北來。

這時清軍在江北約還有二十六七萬的兵力,而多爾袞下令,要調十五萬人馬回援北京,那麼隻剩下十餘萬人馬,根本就不可能守住江北的廣大地區,何況就是湖北地區的商家軍,也沒有完全清剿幹淨,隻是都躲進了大別山裏,一但清軍撤離了黃州府的地區,他們就立刻可以卷土重來。

不過商家軍在攻破南京之前,也不可能會對江北進行大規模的用兵。因此江北暫時還能夠穩得住,現在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解北方的困危,看看到時侯會不會出現什麼轉機。如果多鐸堅守住南京,商家軍在進攻南京時兵力損失過大,或者清軍平定了北方之後,再迅速的調兵南下等等,也都有可能出現轉機的。

於是洪承疇也招集勒克徳渾、尚蓋等人商議撤軍的計劃。最後眾人決定,由譚泰、伊拜圖、佟圖賴、石廷柱四人分別率軍,從湖廣和江淮兩路返回北京增援,並且將明朝的宗室, 官員,還有一批錢糧物資也都帶回北京去,交由朝廷處理。隨行所其他將領有藍拜、碩詹、阿哈尼堪、阿濟格尼堪和蒙古旗諸人。

而在江北一線,甴勒克德渾帶領珠瑪喇、瓦爾喀珠瑪喇、馬光輝、海爾圖等駐守徳安府、防守湖北一線、兼管黃州府,並調駐守長沙的韓岱回兵武昌,受勒克德渾節製。洪承疇帶領泰什哈、李思忠、士彥等,沈誌祥、吳朝佐、金光裕、佟岱等人駐守鳳陽府,和駐守歸德府的阿山一起防守江淮一線。然後爭取通知南方的其他各部清軍,讓他們都從湖北地區轉道,撤離到江北來。而尚善依然駐守黃州,防範躲在大別山裏的商家軍,不過在各路人馬撤離之後,黃州的駐軍將隻剩下一萬五千人左右。

分派完畢之後,洪承疇也立刻下令,各路人馬拔寨出發,各自向各自的目標地出發。同時又寫了一份詳細的奏拆,把目前南方的情況和自己的安排布置也都向清廷交待淸楚,聽候朝廷的處置。

大事都處理完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一些私人事務,洪承疇到是沒有什麼私人財產,也沒有美女,不過他還是念念不忘被抓的趙嶽。而這又是一件讓洪承疇感覺到頭痛的事情,因為又過去了好幾天的時間,趙嶽的態度依然十分堅決,無論洪承疇怎樣施恩示好,李本深怎樣反複勸說,但趙嶽就是堅持不降,而且每次都還把李本深斥責一頓。

後來洪承疇又帶著李本深,親自來勸趙嶽投降,但也被趙嶽連挖苦帶陰損,把洪承疇給譏琍了一頓,弄得洪承疇滿臉通紅,直恨不能立刻下令,把趙嶽推出去斬首了。這到並不是沒有過的,以前洪承疇也曾勸說過別的明朝官員投降,但被說羞惱成怒,也殺了好幾個。但這一次洪承疇居然還是忍了下來,隻是苦笑了一聲,然後帶著李本深離開了趙嶽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