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商毅收到琉球發來的消息時候,永安朝廷派來的代表張煌言和尚之孝己經到達了南京,紹武朝廷那一邊的代表鄭鴻逵和顧元鏡也己經出發了,而永曆朝廷也正式答複,也將會派出使臣到南京來參加會談,現在就等著三方的代表到齊。
因此就趁著這個空閑的時候,商毅也開始布置打擊日本的軍事計劃,前一段時間,曰本正式關閉了大阪的商館,同時又扣壓了中國的商船,抓捕了中國的商人和船員,經過了[杭州時報]的大力報導之後,在江浙一帶也引起了不小的憤慨。
這個時侯的中國人對日本雖然並不仇視,但都帶有一股天朝上國的敖視心裏,加上這幾年來商家軍在海上幾乎所向無敵,兩敗西班牙,收複台灣,進軍琉球,大敗曰本薩摩藩,雖然沒有打出保護商人的旗幟,但也使在海外經商的中國商人揚眉吐氣,腰杆也直了不少。
而在連續開通了日本和馬尼拉的通商直航之後,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卻給中國商人帶來了明顯的利益,有不少人都準備加大投資力度,大幹一場,而小小的日本雖然敢拒絕和中國通商,而且還敢扣壓中國的商船、抓捕人員,當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憤怒。至少在民間,有不少人都認為應該好好教訓日本一頓了。
另外在商毅的暗中安排下,被曰本抓捕的中國人的妻兒老小等家屬、以及家人、夥計、學徒等也聯合組織起來,到南京來商毅政府請願,請南京政府出來,幫忙救回自已的親人。而商毅也和行政部的官員們親自出麵,接見了請願的代表們,並且表示南京政府將會盡全力解救被日本抓的人員。
再加上[杭州時報]在背後推波助瀾,對日本的反感情緒的進一步擴大起來。就連一部份官員也都覺得曰本人做得確實有些太過份了,不願和中國做生意就算了,幹嘛扣船抓人呢。
在商毅的政府內,正統士大夫出身的官員並不多,相反由於江浙地區的商業發達,大多數的官員都和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因此在商毅的統治區內,商人有較高的政治地位,在商毅的政府裏,也有一批商人利益代言人,不過這股力量並不算大,還沒有能左右政局的地步。
雖然在這時,商毅己經下令海軍部開始準備對日作戰,但在南京政府中,還沒有提出對日本進行軍事,隻是把這做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而更多人則傾向於先向曰本幕府提出抗議,然後看日本幕府的態度,再作打算。
但就在這時,又傳來日軍襲擊琉球,占領了首裏城,並且下令驅逐所有中國人的消息。
這一下在商毅的統製區裏頓時開了鍋,因為現在的琉球相當於是商毅的藩屬,日本就這麼悍然的出兵,襲擊了琉球、占領首裏城,還要驅逐中國人,實在是太有些是可忍、孰不可忍了。而且琉球與曰本直航不一樣,杭州和日本直航通商才三個多月,大部份的商人在這裏麵都沒有什麼利益,但琉球己經被商毅控製了三年多,許多江浙商人都在琉球設立了自已的分店,不僅牽扯到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還有大量的人身安全。
而且隨後又發回消息,大約有一千五百餘名中國人被困在琉球的軍營裏,被曰軍團團包圍,危在旦夕,急需援軍解救,而琉球被困人員的家屬再一次聯名向南京政府上書,這一次也明確提則,請求政府出兵琉球, 解救自己的家人。因為這一次被困的人員數目更多,因此上書的人數是上一次的十數倍之多,同時在浙江還有一批商人也表示,隻要商家軍出動,他們願意聯合承擔這次出兵的軍費。
[杭州時報]再一次扮演了搖旗呐喊,推波助瀾的角色,而且這次也直言不違,認為商家軍應該出動,救援琉球,解救中國商人,並且狠狠教訓日本一頓。
[杭州時報]一直都是商毅政府的口舌,因此不少人都從中嗅到了一絲火藥味, 在行政都招開的會議上,也有人正式提出,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出兵。
費了這麼多事,其實商毅等的就是這一刻。盡管商毅決定,以武力打開日本的國門,迫使日本開國通商,這也是後世列強慣用的手法,而且還堂而皇之的冦以維護本國利益的名議。
但商毅知道,自己現在並不能以通商為理由,對日本用兵。一來是現在中日直航通商的利益並不大,中國的損失也沒有到要用戰爭來解決的地步,二來雖然說在自己的政府內部,隻會滿口仁義道德的衛道士並不多,而且在中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純侵略別國,而發動戰爭,但是為了要和別國做生意而發動戰爭仗,在這個時代來說,是絕對不可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