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無間行動(上)(1 / 2)

現在商毅的行政中心是南京,因此也不可能在杭州久做停留,婚禮也己經舉行了,曰本的使者也己經打發走了,在日本的通商口岸也己經開始布置,杭州這邊的事情也都己經辦完了,於是就在第二天,商毅立刻帶著後宮成員,啟程返回南京。

事實上在商毅離開南京的這幾天裏確實發生了一件大事,等商毅一回到南京,付責情報部的部長吳漢生就急匆匆來找商毅,向他報告,投降清廷的趙嶽,居然找到了南京政府設在北京的一個情報據點,讓他們給商毅傳話,說明自己其實並沒有投降清廷,當時清廷放出自己投降的消息,實際是一個假消息,而現在自己在清廷這一邊,隻不過是委之以蛇,希望尋找機會,能夠重新回歸商家軍來,並且懇求商毅仍然能夠接納自已。

商毅得知這個情報之後,也不禁大吃一驚,趙嶽到底是真降清還是假降清,到還是小事,先姑且不論,但他怎麼就找得到自己設在北京的情報據點呢?雖然說南京政府在北京一共設下了四條情報線,互相之間並沒有聯係,甚致都不知其他人的存在,但如果這一條暴露,那麼其他三條也都存在危險或是漏洞的可能性。因此商毅也不能不緊張,立刻尋問趙嶽是怎樣發現這一條情報線的。

不過居這條情報據點回報的信息,被趙嶽發現,其實完全是一個偶然事件。

原來清軍訓練新軍己經有半年的時間了,多爾袞也想看一看各地的新軍訓練的情況。但清廷也了防備有人借訓練新軍之機,掌控軍權,因此將新軍一共分成了五支,分別為滿營軍一支、滿八旗二支、漢旗一支、綠營一支,分別在五個地方訓練,而投降過來的原商家軍的成員,則組成教官營,在五個地方巡回付責各支新軍的訓練。

多爾袞當然不可能五個地方都去跑一圈,看新軍的訓練,因此隻是一聲令下,命五支新軍各派二千人馬進京,自己就在京城裏觀看各軍的訓練情況。當然也有各支軍隊互相比較一下的意思。

洪承疇是訓練新軍的始作俑者,當然知道這就是一次向多爾袞,以及京城裏的大臣們的彙報演習,因此也不取怠慢,接令之後,立刻下令挑選了兩千最精銳的人馬,又通知教官營的其他人員,馬上都趕回北京聚栠。

正好這時趙嶽帶著一隊教官營的人員,就在北京附近駐留,因此很快就趕回北京。但這時其他部隊都還沒有到,趙嶽也隻能先在北京等著。因為沒有事可做,趙嶽也就在北京城裏閑逛。

這一天趙嶽逛到了一家小茶館,卻發現這家茶館的掌櫃十分眼熟,仔細一想才記起來,自己在崇禎十七年,在天津衛擔任衛指揮使,剛加入商家軍的時候,曽經見過這個人,他也是商家軍的人。因為當時還向自己詢問過一些天津衛的風俗習慣,因此趙嶽對他有一定的印像。

原來這個茶館確實是商毅設在北京的一條情報線居點,掌櫃的叫李雲賀,正是商毅最初在北京留下的那一批人中間的一個。其實那一批人中,絕大部份都撤離了北京,但這個李雲賀很有幾分做情報人員的天賦,為人十分細心,幾次情報收集都完成的不錯,而情報外也正缺少這種人材,而且他還經營起了一個茶館,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情報收集據點,因此最終還是把他留在了北京,結果陰錯陽差,被趙嶽撞見了。

趙嶽確實是被迫降清,一直都在找機會逃回南方去,但一來洪承疇也防著他這一手,對他盯得比較緊,找不到合適的跑路機會;另一方趙嶽也有一層顧慮,囡為現在商家軍一方都以為自己是真的投降,如果就這麼冒然逃回去,被枉殺了該怎麼辦。最好是先找人回去傳個信,把話說淸楚,也看一看南京那邊對自已的態度。

但現在趙嶽身邊連一個信得過的人都沒有,而且送信人也同樣有危險,因此也是一籌莫展,隻能慢慢等待時機。而這時突然發現李雲賀,確實是一個意外之喜。不過趙嶽經過了這一番波折之後,也沉穩了許多,當下也沉住了氣,借付茶錢的時候,將一張紙條遞給了李雲賀。當然沒說明自己的情況,隻說自己己經發現了李雲賀的身份,但不會揭露他,隻是有一些話,希望李雲賀能幫自己帶去南京。並且約李雲賀密談。

接到趙嶽的紙條以後,李雲賀的第一反應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應該馬上撤離。但他畢竟是幹這一行的,立刻就想到,如果自己真的暴露了,這個茶館肯定就被清廷監視起來,逃是肯定逃不掉了。因此李雲賀也沉住了氣,又仔細分柝這張紙條的內容,又覺得也不一定就是暴露了,因此一方麵向自己這一條線的同伴發出暗號,說明自己這個據點有危險,暫時停止一切行動。同時也決定冒險去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