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靈活作戰(二)(1 / 2)

?清軍的主力一撤出鄒縣,中華軍就立刻向鄒縣發動了進攻。 .留下來斷後的人馬當然不可能抵擋得住中華軍的進攻 不到一個時辰 鄒縣就被中華軍給攻破了。雖然這時城裏還在進行著小規模的戰鬥,但周少桓己經下令,騎兵師立刻出動,穿城而過,去追擊撤退的清軍。

雖然這時清軍已經先走出了一個多時辰,但兩條腿當然沒有四條腿快,結果不到半個時辰,騎兵師就追上了清軍。

在火器進入戰爭之後,騎軍確實受到了巨大威脅,在戰場上並不在是無所不能的無敵兵種,但在快速突襲、追擊,迂回包抄等戰鬥中,騎軍的作用依然不是步兵能夠代替的。而這一次就是追擊戰,又是沿著官道追擊,正是騎軍可以用武的地方。

山東騎兵師的師長叫楊耀武,是中華軍最早的騎兵統領楊武丞的一個本族兄弟,也是中華軍最早的一批騎軍士兵,中華軍少有的幾次騎軍戰,他基本都參加過了。現在楊武丞已經晉升到軍區級軍官,他也由最初的普通士兵,晉升為騎兵師長。

不過楊耀武也知道,雖然官道平坦,適合騎兵作戰,但畢竟道路太窄,並排最多也隻能走十幾騎,而自己帶著一個師的騎軍,雖然中華軍的騎軍編製比步軍少,一個團隻有三個營,一個師隻有七千五百多人,但在這種狹窄的地形裏,是無法充份的展開兵力。因此楊耀武采用以一個團為一個衝擊單位的滾動式戰法,一批進攻之後,另一批立即出動,持繼不斷,輪番向清軍發動進攻,使清軍得不到一點的喘息時間。

而毎個團進攻的時侯,又分成以連為單位進行突擊作戰,每突破清軍的一層之後,立刻讓到官道兩側的山林荒野中,把進攻的位置讓身後的戰友,這樣始終保持著對清兵的追擊壓力。如果清兵逃離官道,那麼就由先前退出官道的騎兵來對付他們。

因此中華軍的騎兵趕上來之後,立刻向淸軍發動進攻之後,清軍也沒有想到中華軍會這麼快就追上來,而且還是騎兵,結果一轉眼就衝到了眼前,中華軍以十騎為一排,向清軍衝殺,首先是用短銃或是後裝槍一陣射擊,隨後衝上來揮刀猛砍,然後立刻向兩側分散開;而後麵一排馬上跟著,進攻一波接著一波,幾乎沒有停止,開槍射擊、馬刀紛飛,戰馬踩踏,清兵被殺得紛紛倒地,東奔西跑,叫苦不迭。以前淸軍都是這樣用騎軍來攻擊明軍的,現在也輪到清軍償一償被騎軍衝踏的味道了。

因為這時清軍的隊伍拉成了一長條,後排的清兵趕忙向前跑,前排不知道後麵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前擁後擠,亂成了一團,有不少人都逃下了官道躲避。但中華軍可不管你們怎麼亂,仍然是依舊衝殺,讓開,後麵的騎兵再衝殺上來,再讓開,周而複始 循環不斷。

這時清軍的隊伍就好像是一串長長的鞭炮,從最尾部開始燃燒爆炸,一直向頭部延伸而去。沿路留下的,都是清兵的屍體和被清兵扔棄的車輛、物資等物。

不過清軍的隊伍實在是拉得太長了,足足殺了近一個多時辰,才終於被中華軍一直殺了一個透穿,整個官道上隻留下了長長的一條鋪滿屍體的道路。

但逃下官道的士兵也並不算是安全了,因為在官道兩側的山丘叢林荒野中,同樣也來無數的中華軍騎兵在等著他們。雖然說山丘叢林並不是騎軍理想的戰場,但這時清軍己被殺亂,無法進行有組織的抵抗,而且中華軍的騎兵都還有短銃長槍等火器,現在的清軍己經有了一點火器過敏症,一般的軍隊沒有幾百名火銃兵壓陣,基本都不敢和中華軍交戰,因此紛紛選擇逃跑。

但既使是在山丘叢林裏,人也跑不過戰馬,何況中華軍的騎兵還可以開槍射擊,因此逃下官道的清兵也被中華軍殺死了無數。也有不少士兵舉手投降。

這一場追擊戰一共進行了兩個多時辰才結速,結果從鄒縣撤出來的一萬五千人馬,逃回到兗州城裏的,己不足五千,被中華軍當陣斬殺的達到六千餘人,其餘全部都成為中華軍的俘虜了。而清軍所有的輜重物資,也全都成為中華軍的戰利品了。

等敗軍逃回袞州城裏之後,李率泰也不禁又驚又怕,中華軍的戰術實在是神出鬼沒。現在兗州城裏的清軍大約還有一萬六千多人,做為一座府級治所的大城,這樣的兵力並不算多,隻能免強守住城牆,想到城外布置陣地駐守,根本不可能,另外城裏的火銃兵不足千人,火炮僅僅也隻有十幾門,以這樣的兵力想守住袞州城,己經不是守不守得住城,而是能夠堅持幾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