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周邊,號稱八水競流,在東西最近的,是白河和棘河,因此清軍的進攻,隻能從南北兩方展開,而石廷柱也考慮到,如果從南方進攻新野,等於是把自己的背後都買給了進攻南陽的中華軍,雖然石廷柱對攻取新野充滿了信心,但也不敢這麼托大,因此清軍的進攻,隻能從南麵展開。 .而中華軍的防線,也正是針對清軍的進攻方向所布置。
石廷柱當然也知道,南陽離新野太近了,如果中華軍回援,最多一天就可以趕到新野,因此進攻新野的戰鬥必須速戰速決,不能拖沿。於是在一開始,清軍就將神兵營投入戰場中。而神兵營的統領巴顏也信心十足 希望在南陽也打出一個章丘之戰的勝利來。
但戰鬥的進展並沒有像石廷柱和巴顏想像得那樣,一開始清軍也學著中華軍,使用火炮對中華軍的陣地展開了狂轟,而中華軍的陣地這邊,隻有四十多門火炮,而且都是中小型火炮,因此幹脆就全部都躲在戰壕不動,任憑清軍的火炮轟擊。因此一時間炮聲轟隆,幾乎山揺地動。各種炮彈全都落到中華軍的陣地上。
雖然清軍的炮擊對中華軍造成的傷害並不大,但至少從表麵上看,清軍幾乎完全壓製住了中華軍,打得中華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因此在清軍陣中,歡呼聲一陣接著一陣,石廷柱和巴顏也對炮擊的效果十分滿意。
轟擊了一陣之後,巴顏立刻下令,派出了三千神兵營的士兵,開始對中華軍的陣地發動地麵進攻。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的士兵們也紛紛從戰壕裏爬起來,在戰壕邊的砂裝上架起了火槍,對清軍展開了猛烈的射擊,子彈一波接著一波,盡向清軍灑射而去,同時中華軍的火炮也填彈開火,對清軍進行轟擊,而且火炮使用的全部都是霰彈,盡管射程不遠,但一炮就可以橫掃了一大片,因此清軍的士兵也被打得接二連三的倒下。
雖然淸兵都拿著火槍衝鋒,但說實在的,清兵還真不太清楚怎麼在進攻中使用火槍,盡管清軍的新軍也訓練過進攻戰術 但在這個時代的火槍確實並不適合衝鋒 而教授清軍這一套戰術的教官對進攻戰術的理解也確實有限 加上清軍在武器和弳驗上都有很大的欠缺 因此清軍的進攻非常不理想。
在遭到中華軍的打擊之後 許多清兵也都停下來開槍射擊 不過清軍這時是呈散線陣形對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的 不說什麼三段連射 就連排槍齊射都談不 完全就是漫無章法的亂發槍 而且這時大部份火槍根本就沒有進入射程,因此對中華軍幾乎造不成任何的打擊。
而在發射之後 有的士兵瑞著空槍繼續向前衝 有的卻停下來填裝孑彈 但清軍使用的全是前裝槍不說 其中有一大半還是火繩槍 填起來十分麻煩 不僅要填藥裝彈 而且還要拉繩引火 如果是在自己的陣地裏 到還沒什麼 但現在是在衝鋒的途中 那能容有空餘的時間來讓你從容的填彈 結果有不少清兵就是在填裝彈藥的時候 中彈倒地。同時也使清軍的整體進攻速度慢了下來。
也急得巴顏在陣裏直跺腳,指著戰場又跳又叫道:“衝啊!快衝啊!別停下來填彈了,先衝過去再說。”
其實在進攻中不許填彈,這一點原則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也被教官反複強調的,但神兵營的士兵也是組建之後,第一次上戰,頭腦一熱就什麼都忘了,開完槍之後,不少人都是本能的重新填彈,進行第二輪射擊。
而中華軍在戰壕裏都是從容不迫,使用前裝擊的士亥以三段射的方式,使用後裝槍的士兵側進行自由射擊,孑彈輪接著一輪,連續不斷的向衝上來的清兵射擊過去。
十七團一共有兩個連的士兵裝配了後裝槍,這時有一個連參戰,因此此雖然在這裏守衛陣地的隻有二個營,但實際的火力並不在三個營之下,結果清軍進攻的士兵被打得成排成片的倒下,在堅持了大約半個小時之後,終於放棄了這一輪進攻,退了回去。而在這一次進攻中,清軍陣亡的人數達到四百多人,另外還有三百佘人受傷。
這樣的結果顯然大大出乎石廷柱和巴顏的預料之外,因為在他們的想像中,清軍發動進攻之後,應該是如摧枯拉朽一般,將中華軍的陣地迅速撕開 再不濟也應該是可以攻到中華軍的陣地和中華軍展開白刃戰 這樣淸軍的後續人馬就會援援不斷的趕上去 利用自己兵力眾多的優勢 將中華軍從陣地上擊敗。但沒有想到,現在清軍根本就沒有攻到中華軍的陣地前,就被打退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