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勸降(1 / 2)

就在孫可望和艾能奇為目前的局麵攪得焦頭爛額的時候,被中華軍俘虜的劉文秀卻是心安理得,輕鬆自在。雖然說當俘虜的滋味並不好受,但至少不用去麵對不利的局麵。而且在中華軍這邊當俘虜,也確實不錯,一個人有一間單獨的帳蓬,還從俘虜裏找了一個老兵來伺候劉文秀。

這時劉文秀的斷腿也己經愈合,隻是還需要慢慢的恢複,不過可以杵著拐杖在地下行走。

這天到了晚飯的時候,劉文秀差伺候自己的老兵去領飯萊,自己躺在床上想心事,隻聽簾門聲響,有人進來了。劉文秀還以為是那個老兵回來了,因此也沒有起身,道:“這麼快就回來了!今天是什麼菜?”

隻聽有人道:“你到是好自在,這麼舒服的俘虜,我到也想來當幾天。”

劉文秀怔了一怔,趕忙從床上坐了起來,隻見在帳蓬裏站著一人,雖然穿著中華軍的軍官服裝,到是頗有些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張嘴道:“你……你是……”

那人笑道:“老三,分開七八年了,你連我都不認識了嗎?”

劉文秀的身子一震,道:“二哥,真的是你嗎?” 說著就要從床上站起來。

李定國上前二步,把他扶住,道:“不要亂動,你的腳還沒有好。”

劉文秀拉住了李定國,聲音有些哽咽,道:“二哥,原來真的是你呀。咱們差不多有八年沒見了。”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都是孤兒,在十餘歲的時候就被張獻忠收養為義子,兄弟在一起相處了十幾年,感情確實比得上親生骨肉,而且孫可望雖是老大,但為人頗有些陰鷲,心胸也不開闊,而李定國就要大度得多,因此劉文秀、艾能奇對他的好感確實比孫可望要強一些,而現在在這裏突然相見,心裏自然是激動異常。說著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定國,道:“這些年我們到是聽說你在中華軍這邊,原來是真的,聽說你在那邊混得還不錯吧。”

李定國笑道:“還算過得去吧,這幾年我一直都在打聽你們的消息,沒想到你們躲到雲南去了。”

劉文秀又看了看李定國,道:“二哥,你是一直在這裏,還是剛到的。”

李定國道:“當然是剛到,我本來是駐守在南陽,受靖北王的命令,才趕到了雲南來。”

李定國確實是奉了商毅的命令,到雲南來付責勸降大西軍的工作。因為商毅知道,雖然在另一時空裏,最後李定國是和孫可望反目,但在現在,還沒有這種情況出現,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的關係還是十分近密,因此派他來付責勸降大西軍,還是很合適的。

雖然在四川那邊勸降吳三桂失敗了,但商毅還是不打算放棄和平解決雲南的計劃,畢竟如果勸降成功了,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節約大量的錢糧物資、人力、物力。畢竟平定了南方之後,下一步還有北方,全國都還要恢複重建,還要向海處擴張,都是需要花錢的。能省一點是一點。當然勸降可以提供一優厚的條件,但原則問題是絕不能讓步的,如果實在談不隴,那就隻能用武力解決。商毅並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和談上麵。

李定國當然非常願意接過這個差事,因為七八年不見的弟見,突然有了消息,李定國心裏也是十分激動,雖然當初兄弟一起也出過一些不睦,但親兄弟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李定國本來也是十分大度的人,並沒有放在心上,而且現在的局麵己經十分清楚了,商毅奪取天下,登基建朝,己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因此如果能夠勸服弟兄們歸順中華軍,不僅僅是為昔日的老弟兄們找了一道光輝的出路,而且兄弟幾人一殿稱臣,又可以團聚了。

而且李定國對說服孫可望等人歸順,也很有信心,一是現在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大西軍根本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二是商毅給孫可望等人開出的條件也確實不錯,李定國也認為這樣的條件,可優厚了,如果孫可望等人還不願投降,李定國也確實無話可說了。

到了貴州之後,李定國又和羅遠斌首先碰頭,知道了前一段時間的戰事的經過,李定國的信心就更足了,隻一戰就被中華軍打成了這個樣子,孫可望等人還有什麼可依仗了,隻要給台階,就應該順順當當的下來。因此李定國立刻就來找劉文秀。

兄弟數年未見,一朝相逢,自然都十分激動,兩人各自簡單的述說了一遍分別之後的經過,然後話題也自然而然的引到了這次的戰鬥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