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掃平遼東(二)(1 / 2)

這一仗當然沒有任何的懸念, 因為清軍對遼陽的中華軍連續進攻了二日,不僅毫無成果,而損失的兵力達到了八千餘眾,兵鋒士氣都己經嚴重的受挫,首先在天時上已經輸;而且現在中華軍己經對清軍形成了前後的夾擊之勢,前後的重要城池關隘也全都在中華軍手裏,進可攻,退可守,在地利上又勝出了一節;而在兵力上,中華軍的兩路人馬合計己經超過了六萬,而清軍現在隻有三萬四五千的兵力,在兵力上中華軍也占據了絕對優勢,更不用說中華軍在戰鬥力上的優勢。

天時、地利、人口三個方麵,中華軍都全麵勝出,因此這一戰的最終勝頁結果,實際早就己經注定了。

最動,中華軍是釆用北守南攻的戰術,因為在南線,中華軍集中了八成以上的兵力,以絕對優勢的力量,向清軍發動猛攻,因此在戰鬥一開始,清軍就陷入了絕對的劣勢中。戰線不斷的被中華軍攻破,而且節節敗退,陣地也一再的被壓縮。

在戰鬥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清軍在南線的一個陣地首先被中華軍攻破,隨後又有兩個陣地也被攻破,其中有一個陣地,中華軍已經深入清軍的陣地數百步,並且開始向內部擴散,清軍的南線陣地也變待岌岌可危。而就在這時,中華軍在北線也開始向清軍發動進攻,因此在中華軍的兩麵夾擊之下,清軍終於堅持不住,外圍陣地全部都被中華軍攻破,開始全線潰敗。而兩員主將布克沙和賴塔也對現在的戰局不抱任何信心,也在想著如何從戰場上逃走。

因此戰局也很快就從雙方的攻防對戰,轉化為中華軍對清軍的追擊和清剿,但現在清軍是受到中華軍的前後夾擊,隻能向左右潰逃,這就給清軍的退逃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中華軍也可以從容的從兩翼出擊,對清軍進行分割、包抄、夾擊,因此真正能夠在戰場上逃走的清軍並不多。而且布克沙和賴塔也被中華軍衝散,隻能各自為戰。

清軍的兩員主將分散之後,布克沙率領著一部份親衛兵拚死突圍,但遭到了中華軍的全力阻擊和截殺,因為他一身主將的衣甲,又有大素道旗,目標十分明顯。因此在中華軍的阻擊之下,布克沙身邊的衛兵也在不斷的減少,在最後,布克沙的突圍部隊遭遇到中華軍一隊火槍兵的集中火槍射擊,布克沙親自率軍衝鋒,但身中十餘彈,墜馬而亡,身邊的親衛兵也死傷大半。

而另一員主將賴塔則比較靈活一些,他知道自己的衣甲十分顯眼,因此換上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甲,又把大素道旗也都扔了,混在士兵裏麵,尋找突圍的機會。但他是清軍的主將之一,位置也是在全軍的中央地區,而現在清軍己被中華軍分割成十幾塊,並不是那麼容易逃走。結果賴塔也使出了全身的解術,在亂戰當中,拚命的騰挪內轉,帶領著十幾名親兵,到是連續躲過了幾次中華軍的包圍,一度還突破到了戰場的外圍。

但中華軍對這樣的圍殲戰術已經有充份的經驗,一邊在戰場上對清軍進行分割包圍殲滅,一邊也在戰場的外圍布置了一定的搜索、圍捕兵力,當然現在中華軍也有足夠的兵力,因此對外圍的控製也更為嚴密一些。

結果賴塔雖然躲過了戰場上的中華軍,逃到了戰場的邊緣,但依然沒有躲過中華軍的外圍部隊。而且在戰場的外圍地區人員稀少,也不那麼容易渾水摸魚,而且他們十幾個人一起行動,目標也十分明確,因此最終還是被中華軍俘虜。

到下午二時左右,戰鬥基本結束,在這一戰中,中華軍一共殲滅清軍一萬五千二百七十八人,俘虜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五人,經過俘虜的辯認,在屍體中分辯出了布克沙的屍體,又從俘虜群中找出了賴塔,而中華軍自身,傷亡了八百五十八人,另有七百三十六人受傷,因此也可以算是取得了全麵的勝利。

中華軍將俘虜安置在遼陽,隨後周少桓和童大勇立刻率軍向盛京發動進攻。

現在盛京城裏的守軍雖然已經増加到了一萬五千餘眾,另外又征調了二萬多百姓協助守城,但盛京昂邦章京敦拜和副昂邦章京吳庫禮心裏清楚,這些増加的士兵其實並沒有多少戰鬥力,想要守住盛京,必須等布克沙和賴塔的人馬趕回來才行。但這時清軍在遼陽大敗的消息也傳到了盛京,敦拜和吳庫禮也知道大勢己去,盛京保不住了。

在中華軍殺到盛京城之前,敦拜帶領著一隊親兵,連夜出逃,投奔到吉林去了,而吳庫禮則十分清楚,現在不僅是盛京保不住了,而且大清也徹底完了,因此吳庫禮思來想去,終於決定,開城投降,將盛京獻給中華軍,以保全自已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