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宮也就是英國的國會大廈,位於英國大倫敦區的中心威斯敏斯特市,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接近於以白廳為中心的其他政府建築物。它的西北角的鍾樓就是著名的大本鍾。整個建築包括有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裏長的走廊。
威斯敏斯特宮修建於1050年,在1295年, 英國在這裏舉行了第一次正式會議。。模範議會。 在1530年,被英國國會作為法庭使用, 而在英國革命取勝之後, 將這裏做為英國議會的所在地, 然後一直沿用下來。現在也做為英國方麵歡迎中國使團的第一站。。
中國使團是沿著泰晤士河行走,的成員中盡管有不少人有過海外的經曆,但也僅僅隻限於南洋各國一帶,真正到達歐州,確實還是第一次。從港口到威斯敏斯特宮的一路上,一側是各種歐式建築,另一側則是風光優美的泰晤士河。因此所有人員也為異國風景所吸引,一路稱奇聲不斬。
歐式的建築多以石製為主,從外表來看,建築的頂部多冠以大量小型的塔樓,而牆體則是飾以尖拱窗、優美的浮雕和飛簷以及鑲有花邊的窗戶上的石雕飾品。顯得高大宏偉。雖然與中囯建築風格大不相同,但也另有一番風情。而且也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建築的年代都相當久遠,透露出一股古樸的氣息,也證明這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
使團成員在出發之前,也都惡補過一段時間的歐州曆史,英國曆史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份,不過都是從書本上所知,多多少少也有一點半信半疑,或者是認為有所誇大,但現在親眼所見,這才完全釋惑,想不到在大洋彼岸,真的有一個完全不同於中國的文明國家存在。因此不少人覺得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等使團一行來到威斯敏斯特宮的門口,克倫威爾和國會議員們都已經在這裏等候,並且為中國使團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克倫威爾也親自發表演說,歡迎中國使團來到英國,並稱這將是一件可以永遠載入曆史的重大事情。
雖然現在英國是實行共和製度,但實際上克倫威爾己經顯露出了獨栽的傾向,並且已經被擁任為護國主,其實也就等於是英國的國王一樣。因此這一次中國使團也將克倫威爾視為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和商毅對等關係,中國使團的團長梁秉業也向克倫威爾正式遞交了國書,同時也代表商毅,向克倫威尓致以敬意。並敬上了商毅送給克倫威爾的禮物,一尊一尺見方的河田玉雕狻猊像。還有中國送給英國的禮物,一對六尺高的青石獅子雕像。當然這對石獅雕像還在船上。
狻猊其實也就是獅子,也就是說中國送給英國的國禮都是獅子像,因為商毅知道,獅子是英國的像征,從中世紀開始,獅子曾被作為英國皇家武力威嚴的象征,亨利二世在位時,英國皇家兵器上都描繪有三隻獅子。從此英國也有三獅帝國之稱,而亨利二世的兒子理查一世,也號稱獅心王理查。因此送獅子當然是投其所好。當然獅子在中國也同樣是代表了吉祥的瑞獸。
知道了中國贈送的禮物,以及獅子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之後,克倫威爾也十分高興的接受了禮物,同時也回贈了使團成員禮物。
在歡迎儀式結束之後,克倫威爾在白廳國宴廳招待了使團一行,並且還安派了一場歌劇表演,演出內容是沙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演員們到是演得很賣力,不過因為語言不通,盡管是有翻譯,但也讓中國使團的成員都看得半懂不懂。
不過中國使團也準備了不少中國的傳統節目,考慮到語言的因素,沒有出演戲劇,而是安排了一場舞獅舞龍的表演。龍和獅子當然分別代表了中國和英國,喻意非常好,而且動作花稍優美,再配上鑼鼓節奏,氣氛歡快喜悅,也讓英國人看得如癡如醉,掌聲不斷。
歡迎宴會結速之後,在當天晚上,使團成員就住在國宴廳裏。而其他的船員和士兵也都分別有人安排。
第二天,克倫威爾在自己的官邸,也就是著名的唐寧街10號,和中國使團代表舉行了正式的會談。根據後來出版的 訪歐記要 的記載,這次中英雙方的會談是在親切、友好、輕鬆、和諧、真誠的氣氛中進行,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局勢和重大的國際問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與深入的交換了意見。
克倫威爾首先向中國使團不遠萬裏對英國的訪問表示了歡迎,並且表示英國一向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並希望與中國建立更為廣泛、緊密的全麵合作關糸。同時克倫威爾向中國使團介紹了英國革命的發展,經過,以及英國現在國內的經濟情況,和對外的貿易來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