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1 / 2)

幕府軍的士氣本來就不高,在前三天的戰鬥中,雖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那畢竟是建立在長槍對大刀的麵對麵作戰基礎上,而現在卻是麵臨著一個隻能挨打,不能不手的局麵。因此在遭遇到了中華軍的猛烈打擊之後,幕府軍立刻就軍心渙散,全盤崩潰,紛紛的向後撤退。結果幕府軍的箭頭陣地的第二條防線,很快就潰敗下來。士兵們紛紛向桃配山的主陣撤退。

而這時離中華軍發動進攻開始,還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也讓倒幕軍的其他大名看得目瞪口呆,火槍到了中華軍的手裏,怎麼就不同了呢?

不過中華軍雖然出戰了,但商毅可也不會讓這些大名都閑著,立刻下令,讓倒幕的大名分為兩路,立刻向幕府軍的左右兩翼發動進攻,而在中路,中華軍也向幕府軍箭頭陣地的主陣桃配山陣地推進。

在中華軍出戰之後的鼓舞之下,整個倒幕軍的士氣也都為之一振,因此各大名們也都鼓足了勇氣,又一次向幕府軍發動了進攻。

幕府軍箭頭陣地的主陣和第二條防線的距離並不遠,隻有不足二百米,因此中華軍的推進速度雖然不快,但也在逐步向幕府軍的主陣所在的桃配山逼近過去。

而在桃配山陣地上,主將德川直義也沉不住氣了,親身披掛上陣,手執太刀督戰,指揮著幕府軍的士兵向中華軍發動進攻。因為徳川直義心裏十分清楚,在中華軍強大的火力麵前,如果一味的防守是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隻能主動進攻上去,和中華軍進行近身作戰,才有可能抵擋得住中華軍的攻勢,這是唯一的辦法。

但幕府軍剛一出擊,就被中華軍迎頭一陣痛擊,立刻又被打得紛紛後退,中華軍又趁機向前推進,達到了幕府軍的第二條防線附線附近,而幕府軍的主陣因為己經進入中華軍的射程以內,隻好被迫後壓縮了幾十米的距離,不少桃配山上的士兵也都紛紛逃下山去。

徳川直義見況,也不禁脖然大怒,立刻揮刀連斬了幾名帶頭撤退的將領士兵,同時嚴令士兵不許再後退了,必須向中華軍發動進攻。

而在徳川直義的嚴逼之下,幕府軍的士兵們隻得硬著頭皮,又向中華軍的陣線發動進攻。但中華軍仍然從容不迫的開槍射擊,孑弾一波一波的向幕府軍射擊而去,但這一次幕府軍的士兵總箅是沒有被打退,而是前撲後繼,冒著中華軍的槍林彈雨,完全不計傷亡,拚命向前進攻。

中華軍的火力雖然凶猛,但畢競也是用的前裝槍,和後世的自動突擊步槍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可能真正做到密不透風的地步,在幕府軍這樣冒死似的衝鋒之下,還是不斷的拉近著雙方的距離,不過中華軍的射程大大提高,因此幕府軍離中華軍的主陣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而且衝得越近,幕府軍的傷亡也就越大。但如果幕府軍能夠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進攻勢頭,還是可以攻到中華軍的陣線前。當然在那個時候,幕府軍必然會受到嚴重的損失。

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徳川直義也隻能硬著頭皮,咬牙撐著,否則任由中華軍狂轟濫炸,幕府軍恐怕會更慘。因此隻能不斷將兵力派上去,哪麼是再大的損失,也再所不惜,現在幕府軍己經出動了二萬餘的兵力投入了戰鬥,同時德川直義也起快派人,到南宮山去向酒井忠義求援,請他向自己這邊增援軍。

接到了徳川直義也救援之後,酒井忠勝也不敢怠忙,因為他早就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支援其他的戰場,因此立刻下令,向桃配山増派了兩萬兵力。

不過就在這時,戰場上的局麵又發生了變化,因為在中華軍的火槍隊列之後,中華軍己經布好了三百餘門迫擊炮,分為三批,輪流向幕府軍發動轟擊。

迫擊炮的射程比火槍要大出了一倍,而且是采用曲射,因此可以從火槍隊的頭頂上飛過,而正好是落到幕府軍的陣列中間,頓時在幕府軍的陣列中展開了一連串爆炸。

本來中華軍的阻擊火力雖然猛烈,但打擊的還是衝在前列的幕府軍士兵,因此有一些狡猾的士兵故意放慢了速度,不沖到第一線去,而是躲在隊列的中間,但迫擊炮加入了戰場之後,中華軍的打擊也呈立體化的展開,幕府軍的陣列中,就算是靠後的士兵也不能保證安全。

其實這種步炮配合戰術 一直是是商毅所追求的效果, 在以前的戰鬥中,也償試也一些類似的戰術,隻是以前中華軍的火槍射程太近, 和火炮相差太遠, 難以形成比較嚴密的配合,而且以前中華軍也缺少榴彈炮, 因此這種戰術所用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