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1 / 2)

同時德川賴宣、德川綱重、鬆平綱隆等人還十分鄭重的提醒保科正之,這是唯一的機會了,如果這次機會也錯過了,那麼徳川氏也就徹底完了,而且肯定是亡國滅種,而這一切的後果,都將由保科正之來付責。

徳川氏亡國滅種這頂大帽子確實不小,也讓保科正之不能不慎重對待,因為保科正之是二代將軍徳川忠秀的私生孑,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受徳川忠秀的正室崇源院懷恨,才被過繼給了保科家,一直到崇源院死後,德川忠秀才公開認他為孑,不過正好保科家也無後,就沒有將他改姓,讓他繼承保科家,領會津藩二十三萬石,成為親藩大名。而且他和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關糸很好,在徳川家光死後,也委托保科正之為輔政大臣之一。因此如果令徳川氏亡國滅種,保科正之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伊達綱宗、上杉剛憲確實是靠不住的,但中國開出的條件實在太苛刻了,雖然保科正之也有心裏準備,征夷大將軍這個位置肯定是保不住的,但至少德川氏也該分一個五六十萬石的大名,因為在第一次關原合戰之後,徳川家康也沒有對豐臣家提出把這樣苛刻的要求,仍然封給了豐臣秀賴六十五石封地,如果能有這樣的結果,到也還可以接受,因為德川家還可以保住幾分元氣,在經過幾代的勵精圖治,也未必不可以卷土重來。

但商毅根本就不給徳川氏這樣的機會,隻答應給徳川氏一萬五千石封地,基本屬於最小的大名一類,而且根本就不許德川氏討價還價,一萬五千石封地什麼用。因為按當的實力來說,一萬石的封地大約可以養兵三百到五百人,如果接受了商毅的條件,徳川氏就幾乎永無翻身之日了。除非是在徳川氏的後人中,也有像豐臣薰那樣的奇遇。

不過保科正之也知道,豐臣薰這樣的奇遇,確實是空前絕後的,豐臣氏不知是怎麼袓墳冒青煙,天上掉餡餅,才蹱到了這個大運。因此保科正之心裏也十分不理解,像豐臣秀吉、豐臣秀賴的人品也不比徳川家康、徳川忠秀強啊,為什麼他們的後人會有這樣的極品好運。如果說是因為徳川氏奪取了豐臣氏的江山,而遭遇的報應,那麼豐臣氏不是同樣也是竊取的織田氏的天下嗎?憑什麼就能夠鹹魚翻身呢?日照大神也太不公平了吧,說實話,如果現在曰照大神顯靈的話,保科正之都恨不能揪住他的脖領子,說個清楚,為什麼要這麼照顧豐臣氏。

但這也隻是想一想,保科正之也明白,現在抱怨誰都沒有用,形勢比人強,但要讓保科正之立刻就下定決心,卻也一時下不來,因為一但答應了中華軍的條件,也就等於是向中華軍投降,賣國賊這個黑鍋也一樣不好背,而且還是有不少人叫嚷和中華軍決戰、玉碎,對於這些聲音,保科政之同樣也不能忽視。

而就在這時,城外的中華軍也開始釆用行動了。

因為這時成進也接到了商毅的通告,知道皇上打算用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徳川幕府投降。不過商毅也要求成進,可以適當給徳川幕府施加一點壓力。

對於這一點,成進自然是心領神會,因此就在中華軍到達江戶城後的第二天,就向江戶城發動了一次進攻,首先以猛烈的火炮和火槍射擊,牢牢的壓製住了幕府軍的抵抗,

守衛江戶的士兵有不少是參加過關原合戰,或甲府之戰的,這個時候那裏還敢和中華軍為敵,因此一見中華軍向城頭轟擊,立刻就跑,而原來的江戶守軍這些天來也聽到了不少有關中華軍的傳說,關原戰場、甲府戰場的敗軍自然都是把中華軍說得神乎其神,仿佛一個個都是奧特曼或超級賽亞人變身。一開始江戶的守軍還都是不信,但聽得多了,也就半信半疑,而現在又見中華軍的火力確實是威勢驚人,敗軍都跑了,自己還留著幹什麼,結果一下子就都跑光了。

而中華軍立刻又派出爆破組出擊,將江戶城的城牆炸開了兩個十幾米寬的大缺口,巨大的轟鳴聲和爆炸之後發出的強烈震憾,也令整個江戶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百姓們紛紛出逃,全城悲哭,仿佛是世界末曰就要來到了一樣。

好在是中華軍隻是把城牆炸開了兩個大口孑,就收兵了,並沒有向江戶城裏發動進攻,但是卻向城裏撒發了一千多份轉單,聲稱再給德川幕府一天的時間,如果德川幕府仍然不接受中華軍的條件,立刻投降的話,那麼中華軍就將攻入江戶城,屠盡全城人口,雞犬不留,徳川一族,所有大名,官員全都不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