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民國將領天津警備司令中將——陳長捷(1 / 3)

  【陳長捷】(1892.6.2-1968.4.7),字介山,福建閩侯螺洲(今屬福州)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被稱為抗日常勝將軍。

  個人履曆

  他早年考入保定軍校,後來在閻錫山的部隊中服役。抗日戰爭中他率部參加過南口戰役和平型關戰役。後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及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1949年1月在平津戰役天津攻城戰中被俘。1959年獲特赦。曾在全國政協文史研究委員會工作。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與妻子雙雙自殺。

  個人年表

  生於1892年6月2日(清光緒二十三年五月初三)。福建閩侯人,字介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步兵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七期畢業。

  1919年10月軍校畢業後派任山西陸軍第4混成旅(旅長趙戴文)第7團(團長龔鳳山)第1營(營長盧豐年)少尉見習官、第1連中尉排長、上尉連長、少校團副。

  1925年1月調升第1旅(旅長傅存懷)第2團(團長盧豐年)中校團副。

  1926年8月升任第18旅(旅長盧豐年)上校參謀長。

  1927年3月第18旅擴編為第10師(師長盧豐年),仍任上校參謀長。7月調升國民革命軍北方軍(總司令閻錫山)獨立第15旅(轄兩團)少將旅長。

  1928年3月所部擴編為第3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第9師(轄三團),升任少將師長。9月第9師縮編為第3集團軍暫編第5師(師長李生達)第9旅(轄三團),降任少將旅長。10月第9旅改稱第36師(師長李生達)第106旅(轄三團),仍任少將旅長。

  1930年4月第106旅擴編為第3方麵軍(總司令閻錫山)第12師(轄三團),升任少將師長。

  1931年1月第12師縮編為東北邊防軍第9師(師長李生達)第17旅(轄兩團),降任少將旅長。6月邊17旅改稱第72師(師長李生達)第208旅(轄兩團),仍任少將旅長。

  1935年4月19日敘任陸軍少將。

  1936年7月升任第72師(轄兩旅)中將師長。11月12日獲頒四等雲麾勳章、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勳章。

  1937年8月升任第1預備軍(轄第72師)中將軍長。10月預1軍改稱第61軍(轄第72師),仍任中將軍長。11月15日晉任陸軍中將。

  1939年3月9日升任第13集團軍(總司令王靖國)中將副總司令兼第61軍軍長。5月26日調升第6集團軍(轄第61軍、暫編第1軍)中將總司令。

  1941年4月調任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部(總司令鄧寶珊)中將副總司令。11月調任伊盟守備軍(轄新編第26師、騎兵第7師)中將司令。

  1943年10月考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七期深造。

  1946年3月陸大畢業後派任軍政部第20軍官總隊中將總隊長。

  1947年3月調任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8補給區中將司令。

  1948年6月調任天津警備總司令部中將總司令。11月兼任天津城防司令部司令。

  1949年1月15日在天津與人民解放軍作戰時兵敗被俘後關押於撫順戰犯管理所。

  1959年12月4日特赦釋放後派任政協上海市秘書處專員。

  1968年4月7日在上海因遭批鬥自殺。

  1979年2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予以平反。

  家庭出生

  陳長捷出生於一個農民的家庭。因為家境貧困,其母受人雇傭當乳母,早早地把長捷斷了奶,而且狠心棄置在宗祠裏。他的哥哥姐姐們,實在舍不得,不得不一起到祠堂抱回來,拾了一條幼小的生命,自此別名就稱“拾拾”。

  早年求學

  “拾拾”長到2歲,聰明過人,便到私塾齋裏讀書。老師田春幹十分賞識他,不但免了“束修”,後來還資助他到福州師範學堂讀書,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陳長捷說,田春幹不但是他的導師,還是他的第一個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