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開國將領②(1 / 2)

  中華人民和國開國將領中,有一批陳姓將軍引人注目。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陳力、陳沂、陳宏、陳奇、陳波、陳欽、陳浩、陳熙、陳德、陳士法、陳雲開、陳仁洪、陳文彪。

  

  【陳力】(1917-1976),男,江西寧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誌願軍鐵道兵團政治部副主任、誌願軍鐵道兵指揮所政治部主任、代政委、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回國後,任鐵道兵團政治部副主任、鐵道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鐵道兵學院副院長。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陳沂】(1912.12.4-2002.8.2)本姓餘,名萬能,字孟秋。曾用名餘立平,筆名陳毅。中共黨內一度有“大小陳毅”之稱。後為避與陳毅元帥重名,改名陳沂。貴州遵義人,1929年參加革命。解放前曾任八路軍晉南軍政幹部學校校務部主任、冀魯豫日報社長總編、八路軍115師宣傳部長、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長、東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8年被錯劃右派,下放黑龍江勞動21年。1979年平反,同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1996年被聘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陳宏】(1915—2004.5.21)安徽金寨人。原名陳嘉惠。1931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曆任政治部宣傳員、劇團主任、青年科長、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解放戰爭時期,他曆任副師長、師長、縱隊參謀長、軍參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曆任渤海軍區政委、副司令員,華東軍區直屬文化速成中學校長兼政治委員,軍長,濟南軍區參謀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軍委裝甲兵司令員,成都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陳奇】(1910—1956)河南省羅山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麵軍第九軍25師營長,27師營政治教導員,營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區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一團副團長,二團團長,蒙南支隊支隊長,第一旅二團副團長,魯中軍區第二團團長兼沂山軍分區司令員,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警備第一旅旅長,淄博衛戍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司令員,膠東軍區新五師師長,華東軍區第三十二軍九十五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

  【陳波】(1908—2009.12.3),河南省新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曆任副團長、科長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曆任副團長、太行榮譽軍人學校校長、東北通化保安司令部參謀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曆任東北軍區後方司令部參謀長、分區司令員、東北護路軍南滿指揮部司令員、東北鐵路公安局副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曆任東北鐵路公安總隊司令員,師長、公安軍後方勤務部政委、總參警備部後勤部政委、武警部隊後勤部政委、二炮後勤部政委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陳欽】(1915—2003)四川省南部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麵軍第八十一團副營長,營長,紅九軍教導師司令部作戰科長,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一科科長,渤海軍區團參謀長,第七師司令部參謀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軍區第八師參謀長,東北鬆江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合江省軍事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空軍參謀長,南京軍區空軍第二參謀長,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參謀長,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

  【陳浩】(1914.08-2012.09.27),湖南省茶陵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軍團第六師十六團總支書記,團政治委員,第四師十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第六師十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訓練部軍教科科長,總隊長,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獨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補充第五旅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武漢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江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