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政要人物①(1 / 2)

  【陳永貴】(1915.2.14-1986.3.26)曾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1952年,接替“主動讓賢”的所在村原書記賈進才出任中共山西昔陽縣大寨村支部書記,在環境非常惡劣的的大寨村,帶領農民艱苦創業,從山下用扁擔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其事跡被中央政府肯定,毛澤東號召全國要“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成為全國榜樣。中國改革開放以後,辭去國務院副總理職務,在北京東郊農場擔任顧問。

  【陳輝光】(1938.11-)男,廣西玉林人。1961年畢業於江西煤礦學院采礦係;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9月參加工作。1983年3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兼自治區經委主任、中共南寧市委書記;1985年6月至1990年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1988年後先後任自治區第六屆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第七屆政協主席,第八屆政協主席。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

  【陳素芝】(1931.3--)女,滿族,遼寧省沈陽市人。1948年參加工作,1960年任沈陽53工廠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83年3月任中共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1984年兼任中共遼寧省委整黨辦公室副主任。1988年任中共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副省長,遼寧省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1990年任遼寧省副省長。1992年-1998年任遼寧省人大副主任。中共第12、13屆中央候補委員。

  【陳坦】(1911.3.3-1989.10.27)廣東興寧人。1929年任興寧縣中心區團委書記。同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6月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曾在上海總工會做秘密交通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活動家、鐵路運輸高級法院院長、新中國鐵路政治工作的傑出領導人之一。陳坦是中共七大候補代表,十三大列席代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陳俊生】(1927.5.11-2002.8.8),男,黑龍江省樺南縣人。前國務委員,中國人民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194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8月參加工作。曾擔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省委副秘書長。1981年至1984年任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1984年至1985年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1985年至1988年任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書記。

  【陳叔通】(1876-1966.2.17)中國近代實業家。浙江杭州人。翰林出身。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留學日本,參加過戊戌變法運動。辛亥革命後任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曾參加反袁護法鬥爭。抗戰勝利前夕,參加籌組上海市各界人民團體聯合會,從事民主活動。1949年9月出席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建立後,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和全國工商聯第一、二、三屆主任委員等職務。

  【陳此生】(1990-1981.8.17)1920年肄業於複旦大學。曆任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廣西大學、香港達德學院講師、教授、教務主任。1933年參加左翼作家聯盟。1946年參加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任中央委員。次年在香港參加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委員。建國後,曆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廣西政府副主席,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常委兼副秘書長。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陳養山】(1906-1991.2.22)中共中央特科精英,曾在周恩來、陳雲、陳賡等直接領導下的隱蔽戰線出生入死,是我國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192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組織上海五卅運動。1928年後,在上海從事中共中央的保衛工作。1931年後,相繼在上海、天津、重慶、成都、西安等地從事情報和統戰工作。建國後,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司法部副部長,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