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1968.8.30-),女,一級演員。浙江桐廬人。1981年11月進浙江桐廬越劇團培訓班學藝,工花旦,愛唱呂(瑞英)派和張(雲霞)派。1985年考入浙江藝術學校越劇科,在唱腔老師張蘭珠、身段老師俞珍珠的教學下,進步明顯。學習《送花樓會》《百花贈劍》《救裴》《陳三兩》等戲。1997年中國第五屆戲劇節優秀表演(主角)獎;2002年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表演獎。
【陳祖芬】(1943—)女,上海人,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文聯副主席,專業作家。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曾連續五次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及其他文學獎幾十次,已出版個人作品集二十多種。著有報告文學集《陳祖芬報告文學選》《陳祖芬報告文學二集》《青春的證明》《挑戰與機會》《中國牌知識分子》1980年發表。《掛滿問號的世界》等。《祖國高於一切》是陳祖芬的代表作。作品以思想開闊、深沉而鋒利見長。
【陳厚生】(1942.8-)男,遼寧沈陽人,漢族。1985年加入九三學社。曆任攀枝花鋼鐵綜合利用研究室主任、中心項目負責人、攀枝花鋼鐵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第五屆四川省委副主委。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攀枝花市政協副主席。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冶金係統勞動模範。在攀枝花綜合資源的開發研究中,陳厚生是第一批把科學的觸角伸向釩的始作俑者之一。攀鋼回收釩的核心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形成了自主的知識產權。
【陳洪】(1907—2002)廣東海豐人,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翻譯家、作曲家,九三學社成員。曆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卷》編委、中國音樂教育學會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2-6屆江蘇省人大代表、第1-4屆南京市政協常委。2001.5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為其頒發最高榮譽獎——金鍾獎終身榮譽勳章。
【陳仲強】(1958.3-)漢族,北京市人,2000.8加入致公黨,英國進修,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北京市政協委員,海澱區政協委員。全國第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AO國際內固定學會理事。骨科專家,擅長於脊柱外科。
【陳重華】(1949.5-)女,浙江慈溪人,在職大專,主管技師,民革、中共。曆任桐廬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曾任職務:杭州市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杭州市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民革杭州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杭州市政府副市長、民革杭州市委員會主任委員、民革浙江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7.11杭州市政府副市長、民革杭州市委員會主任委員。杭州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醉】(1942.2-)男,本名陳國昭。廣東省陽江人,碩士學位。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會委員。1981年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獲碩士學位。1998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側重人體藝術的研究與創作,作表作《裸體藝術論》為我國第一部有關的學術專著。文化部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陳燮陽】(1939~)江蘇武進人。父親陳蝶衣為一代詞作家,母親是個京劇愛好者。陳燮陽現為上海交響樂團名譽音樂總監、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特邀指揮。1984年出任上海交響樂團團長,1986年被任命為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成為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第一位文藝院團的總監。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特邀指揮、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指揮、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和上海交響樂愛好者協會會長。
【陳知非】(1929-)出生上海,陳賡大將長子,中國國家航天局教授級高工。其母親王根英1933年被捕後,隨外婆、舅舅一家生活。由於家境貧困,童年時當過報童,後又進入工廠做工。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時任太嶽軍區司令員的父親陳賡把他接到身邊,他得知母親已於1939年犧牲。父親陳賡說:“七分學德,三分學業,要做到德學兼備”。1946年,17歲的陳知非在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進入了山西長治的北方大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