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築科技大展出2(4)
其他
(一)金屬瓦屋頂
瓦屋頂之外還有用金屬製瓦覆蓋屋麵的做法。例如河北承德普陀宗乘廟的萬法歸一殿和須彌福壽廟的妙高莊嚴殿,建於十八世紀清代乾隆年間,都以金瓦蓋頂。所謂金瓦,就是銅片鎦金而成,依魚鱗狀排列釘在木望板上。從避暑山莊的北牆上俯瞰兩殿頂,金光奪目,這是清代前期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的曆史見證物。
在四川峨眉山、泰山碧霞祠等處還有用鐵片仿筒板瓦形狀覆蓋屋麵的殿座。
(二)望磚
在長江流域氣候潮濕,屋頂下麵常用望磚代替望板的做法。其尺寸一般是長七寸五分,寬四寸六分,一塊一塊鋪滿椽檔。
(三)脊樁
正垂脊十分高峻,為維持穩定須於脊檁扶脊木上貫以柏木脊樁,吻獸之下更有吻(獸)樁。
牆壁與地麵
由於中國古代建築多采用了木材為主的構架結構:不賴牆壁承重,牆壁起的是圍護作用。在隔絕自然界風、霜、雨、雪等的侵襲,防止大氣變化,太陽輻射,聲音幹擾方麵,牆壁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牆壁、地麵曆來多用磚石材料(《工程做法則例》把牆壁地麵都列入瓦作項下),本節擬對二者稍加敘述,在此之前先把牆壁的有關稱呼做一介紹。
一座單體建築物中,牆壁依其與柱子的關係地位常常有不同的稱呼。在前後簷下,簷柱與簷柱間者為簷牆,兩山下的是山牆,廊下簷柱至金柱間的是廊牆。有窗的地方,由地麵到窗檻下的矮牆叫檻牆。在建築物內部,後部左右金柱間與建築物長麵平行的往往有扇麵牆;前後金柱之間則有隔斷牆,作為內部分間之用。
磚牆
(一)清代官式做法
一般內部的隔斷牆、扇麵牆和外部的坎牆,如用磚砌,在和柱子相迂處要做出八字留柱門,因而柱之兩側還要各按柱徑四分之一加厚,故其牆厚是一個半柱徑。至於簷牆山牆在用磚砌時,比內牆要厚一倍達三個柱徑。內側和柱子相迂外也仍然做出八字,外部則將柱子完全遮擋住。不過為減低柱根糟朽程度,每根柱子下部的外磚牆要留一個通風口,叫做“透風”。
從牆身橫剖麵來考察,磚牆上部三分之二要比下部三分之一又薄一些,這下部三分之一有個專門名詞叫裙肩,它本身上下同厚。上部三分之二叫上身,外側有顯著的收分,予人以安定感。簷牆上皮多與簷枋下皮相接,因牆比枋厚相接處還要將牆上頂部向內斜收成坡形叫做牆肩。在上身與群肩之間還用押磚板、腰線石等條石作為二部分的界限。上身外皮在宮殿廟宇中常常是抹飾紅灰,而裙肩部分則每每是磨磚對縫,加上中部雪白的條石色彩對比鮮明。
如果是硬山屋頂,其山牆自台基上直達山尖,前後牆麵約與前後台基邊緣相平,其中在簷柱以外的山牆上部為墀頭,墀頭下有挑簷石承托。挑簷石下名為墀頭腿。墀頭由條磚和方磚組成,挑簷石上層層砌出條磚,先是荷葉墩其上為梟混二層,再上又線磚二層叫盤頭,盤頭上有戧簷磚,以方磚立放,使磚麵向前微斜向下,磚麵並雕各種人物花草,戧簷磚上皮與連簷上皮平。
在懸山屋頂情況下,如果山牆上皮依著柁梁瓜柱砌成階級形狀,每級頂上都有牆肩斜收在各梁下皮,名為五花山牆。
以上主要敘述清式官式磚牆通行作法規定。
(二)磚材料情況簡單介紹
用粘土燒製青磚,在中國曆史很長,戰國時代已用磚料鋪地,而且開窯之後總是要澆水燜幹使成為青色。《天工開物》上記有:“凡轉鏽之法窯顛作一平田樣,四圍稍弦起,灌水其上,磚瓦百鈞,用水四十石,……水火既濟,其質千秋矣。”然而大量用以砌築牆壁並不太早。十四世紀以前,土牆(包括夯築與土坯)還是大量的,從《周禮·考工記》(匠人為溝洫牆厚三尺崇三之)的記載到宋《營造法式》(築牆之製每牆厚三尺則高九尺)的規定,可以看出牆的高厚比都維持在三比一,也就是說,長時間內由於隻考慮木柱梁是承重材料,對牆壁材料用土即已足夠,未提出更高要求,磚料最多在下部牆群肩部分罩麵隔堿而已。
從明代開始,手工業進一步發展推動燒磚技術,當時統治者對城垣、宮殿等營造事業又極為重視,開始在臨清、蘇州設廠燒製磚料,包括發券用的券磚、砌牆用的平身磚、屋麵用的望板磚、鋪地用的斧刃磚等等,於是磚牆才逐漸代替了土牆。
(三)砌磚灰漿
唐宋以前,無論一般房屋,或者高達五六十米的磚塔,砌牆隻用黃泥;明代以後,磚工業發展,砌磚灰漿才開始使用石灰。
(四)磚牆的施工
從外觀上看,古建築的磚牆常常是一層層的順磚錯縫上砌,或三順一丁,或五順一丁,但少有一順一丁,滿順滿丁的做法。推究其原因,磚牆身較厚,不露明的內心部分,為求節約,多以碎磚或半頭填餡,露明的表皮部分才用整磚,所以少用丁磚。
在封建等級製的影響下,磚牆壘砌可以大別為糙砌,淌白、絲縫和幹擺三級。
1糙砌
一般居民、規製卑下的房屋,多用糙砌。磚料隻求完整,不必加工。壘砌時應照顧橫平豎直,灰縫較寬(1厘米或更大些),每用三七插灰泥砌一層磚之後,即以桃花漿(白灰黃土漿)灌足,加強牆的整體性。
2淌白、絲縫
對於官僚住宅、王府藩邸的房屋磚牆,每每要求用淌白或絲縫的做法以求美觀。其磚料非但要求質地致密、輪廓整齊,並需有適當的加工,方可壘砌。磚料加工,工人術語叫做“砍磚”,淌白、絲縫做法之不同,主要在於砍磚這首工序有精粗之分。絲縫做法對砍磚的要求是五麵加工,即使用鐵片,將磚塊的前麵,上、下麵,左、右麵都要砍切平整,隻有後麵不砍;其上、下、左、右四麵還要砍成前大後小的輪廓。而淌白做法對砍磚的要求隻是兩麵加工,即隻砍切磚塊的小麵。無論淌白、絲縫那種做法,露明磚表麵都要依次用砂石及細磚打磨光平,並用竹板拘抿灰縫,這牆麵灰縫的平齊程度應比糙砌嚴格。灰縫不可過寬,一般不大於3毫米。每用白灰鋪砌一層,即灌漿一次。
3幹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