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這個詞早在築基期的時候就應該已經離修士們遠去,可宋中這麼一位煉神後期的年輕高手就是發燒了,蒼白的臉上泛著不健康的嫣紅,摸上去滾燙滾燙的連身上也是如此。最可怕的是他的神智都有些模糊了,嘴裏時不時的念叨幾句胡話,含含糊糊的誰也聽不清他在說什麼,但這個狀態卻著實嚇壞了他的兩位師弟,其他人也是兔死狐悲的心中凜然。
修士不是不會生病,而是因為肉身的強悍所以很難生病。但病來如山倒,一個修士一旦病倒了,那恢複起來可比不會法力的凡人還要麻煩。這可不是內傷外傷的用點靈藥就能好的,不懂醫理胡亂用藥隻會讓修士的病情越來越惡化,惡化到最後甚至會要了性命。
郝二爺為什麼在圈子裏這麼出名,除了他鬼神一般讓人恐懼的醫術外,還有一份原因則是因為他是修士中少有的還在鑽研藥石之道的人。
表麵上看丹道和藥道沒什麼兩樣,二者都是擺弄靈草靈藥的,可事實上二者有相通之處但機理卻並不相同,算是一種大道的兩個不同的分支。
丹道注重的是對肉身和法力的催化提升,如療傷的丹藥是催化肉身的恢複力加速傷口的愈合,恢複法力的丹藥則是催化丹田加速運轉從而加快法力的恢複速度,或者直接將煉化好的靈氣納入丹藥讓修士吸收補全。此外還有如爆功丸這種激化修士潛力的丹藥,通過透支潛力來讓修士暫時獲取強大的力量。再如隕火天劫丹這種直接拿來當大殺器使的特殊丹藥,它對修士本身並沒有直接當幫助,但是卻能瞬間爆發出強大的威力助修士克敵取勝,因此這類丹藥也是丹道中的幾種主流種類之一。
其他的林林總總還有好多,如郝幼瀟給阿福的易容散,再如傳說中的駐顏丹,功效各異但都屬於丹道之內。隻不過這些丹藥使用的前提條件是修士本身必須是健康的,這個健康指的是修士的生命本源沒有出問題。若是修士的肉身全都潰爛了,或者丹田被毀了,這種傷勢即便用了療傷補氣的丹藥也無用,一塊好肉都沒有了還談什麼加速恢複,丹田都碎了補了法力有往哪兒存呢?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藥道出馬了。
藥道與丹道不同,藥道注重的是通過外力來修補自身。如果說丹道的重點在修為二字上,那藥道的重點則在修補二字上。
修補可不是簡單地找點對症的藥喂下去就行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哪怕是雙胞胎也是如此,就像是雞蛋,天下間不可能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而藥道就需要依據每個人身體狀況和所患疾病的不同來對症下藥,這個對症不是以藥效為本而是以人為本,有些藥物雖然對症,但跟患者的身體卻會產生排斥,那喂下去可就不是治病而是殺人了。
所以藥道的學問很深,從某些方麵講它比丹道還要深奧繁複。不懂其中奧妙的人之所以會把藥道和丹道混為一談是因為兩者都是開爐煉藥的,隻要有方子不論哪一道都能煉,隻是這效果卻是天差地別。
很多人都以為傳說中的療傷聖藥會煉丹的就都能煉,熟不知這煉是能來煉,但對不對症能不能完全催發藥效不留後遺症卻說不好了。丹師煉藥是跟著方子走,屬於照葫蘆畫瓢,而藥師煉藥則會根據患者的不同進行細微的調整,葫蘆是一個葫蘆,但畫出來的瓢卻大有不同。因此很多懂得此中門道的人一旦患了隱疾往往都會尋訪藥師而不是尋找靈丹妙藥,因為他們知道若想傷好卻不留下什麼後遺症,藥師親自診治遠遠要比製式煉製的療傷聖藥靠譜的多。
可是修士鮮有生病,真受了不可彌補的重傷很多人往往也撐不到找到藥師的時候,再加上藥道比丹道更加繁複玄奧,其本身主要以治病為主對實力的提升並無太大作用,所以並沒有太多人精研此道。更何況藥道之繁複對研修者的要求比丹道還要高,沒有天賦靈性的人就是啃一輩子也成不了大器,隻會淪為凡人口中的那種庸醫,所以研修藥道者就更少了。
現如今市麵上見到的所謂療傷聖藥大多都是丹師煉製的,他們或多或少的對藥道都有涉獵,但卻並不精研。他們隻需要熟悉基本的藥性藥理能夠解讀藥方便好,至於精研嘛他們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心思,能不能成器是一回事,強者為尊的修士世界也讓他們對能顯著提升實力的丹藥更加情有獨鍾,藥道嘛,吃了有效果就行,大不了多吃幾顆就是了。
正因如此,郝二爺的地位才如此特殊,連渡劫期和飛升期的高手也要以禮相待,哪怕你恨他怕他也得保持著一份尊敬。尋遍漠北懂藥道的人不出十指之數,其他人不是深居簡出鮮有露麵就是被四大宗門收入囊中,唯有郝二爺一人遊離在外時常可以見到。